山东人闯关东的时候,为啥不选择富裕的南方,而是去了严寒之地?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我们看历史的时候会发现,历朝历代都有诸多人民大迁移,无论是湖广填四川,还是下南洋,抑或闯关东,都代表着不同区域文化的交流,展现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岁月历史长河里的不同人民的风土人情迁移,各地文化不断碰撞,从而形成了今日格局。
从明清时代直至民国就一直在山东华北地区普遍盛行的闯关东,则是屡次为人津津称道;影视剧的传播更是让人们对这一事件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关东意为山海关以东,自古与中原文化不相关联,更像是一个遥远的他乡。因此,在很多不了解的人眼里,还是存有疑惑,为什么不去南洋呢?那边那么暖和,为什么没有向海上发展呢?山东不是靠海么?怎么偏偏往东北方向走了呢?东北那么冷。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之所以选择闯关东的原因。
一、关东寓意着肥沃和富裕
对于山东、河北的人来说,特别是山东地区,清朝初年和民国时期都有天灾人祸。因地处黄河下游,本应繁华富庶,却因河道淤堵,常年遭受黄河决口、泛滥成灾,民不聊生。而频繁的战争和苛捐杂税更使人民不堪重负。这个时候,就会萌发出寻找新的扎根地。
山海关的那一边,东北是满清帝国的发源地,那里地广人稀,白山黑水,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我们作为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国家,农民最大的希望就是土地。对于经受蝗灾,旱灾,水灾的农民来说,肥沃的东北就是他们的梦想之地。寻到这样的土地,才能够种植农作物,获得生命所需,继续繁衍,所以敢拼敢干的人们,选择了闯关东。
二、政府的政策影响
清军入关后,最开始是有招民开垦的政策,鼓励山东民众移民东北的,当时的辽东辽西都有大量的山东百姓迁居。而后来清政府为了维护原有的当地风俗和保持关外满清子弟的统治地位,对关东实行了封禁政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关内与关外是不允许汉人私自进出的。
在当时清朝统治者的思想里,东北是他们的退路,于是自顺治时开始修建,直到康熙中期竣工一条千余公里的“柳条边”——东北长城,象征着封禁政策的具体实施。
到了十九世纪中叶,由于沙俄不断侵蚀边境,清朝政府又正式于咸丰十年启动了开禁放垦,这是1860年。从此,开始了源源不断的大规模百姓迁移,也代表着汉族文化向东北之地的融合开始了,闯关东留下的痕迹,至今东北很多地方仍旧些地区保持了传统的河北、山东等地的风俗。
三、地理和文化因素
很多人认为江南更为富庶,而且如果像郑和下西洋一样去了海外也是不错的开拓方向。
这在当时来说是不可能的,首先闯关东的大部分都是农民,而农民最为依赖的就是土地,江南的土地并不众多,而且相比较东北更为肥沃;至于出海,更是一种奢望,郑和下西洋是因为有政府的支持,而普通的劳动人民,是没有那么多的经济实力去促使他们去南洋的。
靠近东北的关内人民,自明代起就有迁移到东北的惯例,这样流传下来的当地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沾亲带故的亲戚在东北繁衍,所以闯关东心理上会有一种安全感。而且两地距离较近,饮食文化,语言沟通等方面较为相似,实为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西北,那个时候比华东而言好不了多少,都是贫穷之地。
闯关东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几次人民迁徙代表,也是文化迁徙的代表,更是一种生生不息坚韧不拔精神的表现。正是有了这样的文化迁徙,这样的奋斗,才形成了今日的东北风貌及人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