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进思维和稳妥思维 2022.9.3

作者:义达  


冒进思维者会怎么做?


比如,义达我的一个朋友组织了一场饭局,也邀我参加了。事后问,义达你感觉今天的饭局怎么样? 义达是一个冒进思维者,我会真的以为对方在向我要意见和建议,然后告诉对方:参加人员应该再精心筛选一下就好了,比如某某某,饭桌上总是破坏气氛;点菜可以优化一下,什么菜不太适合这个场合;就餐地点如果靠近哪里就好了,方便大家聚完餐去干吗;等等。我不知道,朋友让我提意见只是对方谦虚一下而已,我就当真了。

有人说,这太虚伪了吧,能邀请你来并且询问你意见的,一般都是关系很近的人,当然是想听听真话了。然而事实确是,越是关系亲近的人,越想听到肯定的话,越不想听你否定他的话。喜欢听好话,是人的本能,与是否是亲近的人,是否是一家人,是否是多年老友,没有任何关系。这是中国人一贯谦虚的行为方式,很普遍。如果你认为,我们的关系很近,说话就可以直来直去,那你就是个典型的冒进思维者。


    再比如,一个人想到了好点子,然后决定创业。先租一个合适的办公场地,总得简单装修一下吧。如果是合作创业,邀请几个合作人先投资进来;如果是单干的,先招几个员工,比如,财务行政人事后勤人员得有一个吧,营销人员得有吧,技术人员可能也要,加上自己,最起码,得4个人起步才能干吧。于是,生意还没有真正开始,钱已经花出去一大把了,然后突然发现,这个生意其实没什么市场,没有像先前想象地那样一炮而红,相反只能艰难维持着。然后用不了多久,亏了一大笔,只好清算关门,郁闷收场,并感叹:生意难做,创业不易啊。


稳妥思维者会怎么做?


继续拿参加朋友饭局这事来说,如果义达是个稳妥思维者,我就会说:不错,尤其是某个方面,我就挑一个真的觉得不错的地方讲一些。从头到尾,总有亮点可以出来讲讲吧。如果我朋友再问我,今天的菜他点的怎么样?我还是继续说,菜也不错啊,某道菜我觉得味道不错,大家也都很喜欢。然后他还说,但我总觉得今天的聚会什么地方不对,菜点的确实有问题,你不觉得吗?这是第三回了。中国人办事说话,特别讲究事不过三,当他第三次希望我表达真实观点时,我再告诉他,我觉得点菜的问题可能在于。。。其他感觉不对的地方,可能在于。。。也不用一次说完,看对方的态度和反馈。这不是虚伪,这是真正符合中国人儒家思维精神的做法,你可以叫它“中庸”。中庸不是糟粕,而是精华,如果你认为中庸是糟粕,那是你太年轻,碰的壁不够,付出的学费不够,收到的教训不够,是你还不懂什么是中庸。


再说创业。稳妥者怎么创业。我认为樊登就是一个稳妥思维者。这一点从他自己创建《樊登读书》就能看出来。先是有本职工作的闲暇,开始讲书并出售PPT讲书课件;后来发现大家不喜欢看PPT,还是喜欢听他讲,就用微信语音的方式,一分钟一分钟地给群里人讲书;积累了许多客户,并盈利一段时间后,才注册公司,招技术人员做专门的APP,才开始搭建一般公司需要的东西。这种创业心法,也是樊登在各种节目中多次推荐的,即最小成本试错法。只有真正得到市场验证后,再开始大规模投入,才是最稳妥的创业之道。这种方法,适用用绝大部分人的小规模创业。


     冒进思维者喜欢先讲了再看,先承诺再去做;稳妥思维者先观察再讲,做了之后才告知,很少提前承诺或轻易答应别人什么。宋·林逋《省心录》上有句名言:轻诺者信必寡,面誉者背必非。就是,轻易允诺他人的人,诚信一定很少; 当面称赞他人的人, 背后一定在说坏话。你可以观察生活中你周围的人,包括你自己,是不是这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