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老卖老"这个词在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仗着岁数大,摆老资格。轻视别人。带有贬义味道。用英文是这么说的:To presume an old age and depise others.原先也还仅仅限定在嘲笑这个层面 可现在却蓄发嚣张了
最常见 在家里最常听到的就是: 老子走的路比你吃的盐还多不听我的听谁的? 我是你老子我是为了你好啊你怎么就不理解我的苦心呢! 不管怎么说,我都是为了你!我都这么大岁数的人了你们那些小把戏我还不知道?....诸如此类。其实我真的很想说:我听自己的!不理解!你不知道!当然,这样说出去未免太伤感情,最起码也还是我们的至亲不是?但不置可否的是,听到这些话的时候还是会有离家出走的冲动。
最社会 刷各大社交软件,总是会捕获一些《老人不被让座出手大打年轻小伙》 《7旬老太公交车破口大骂 只因女学生不让座》之类的新闻。不让座不一定错 ,但出手打人就一定不对了。以前也许还好,现在大多数这样的新闻,真相几乎都是因为想被让座的老人们"命令"晚辈让座,晚辈出于其他理由没有让座而导致"悲剧"发生。
我并不是一个愤青,也不想当一个愤青,只是想弄清一些事理。究竟是不是我们错了?是不是我们西化太严重?是不是我们丢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如果真的是这样,别人我管不着,我一定会改,而且是心悦臣服地改。可是事实是这样吗?碎片化时代,不少app和公众号里的知识告诉我
让他人按自己的行动去做背后是深深的控制欲。言简意赅,我想很多人都能够体会这句话的含义,也多多少少在做人的这么些岁月时光里有过这样的行为。我想在两者的心理和实际能力上占优势,我就会想一个方法,我认为这个方法很好,我自己也觉得不错,但是光自己承认算什么好汉,我还需要其他的证据。于是我开始鼓动甚至要求别人也这么做。如果不这样我就会生气,或者烦躁,甚至是怀疑,可以还有那么一点不甘心。微博上热火的乐团演奏过年回家年轻人的心声的视频,我真的是鼓掌鼓掌再鼓掌。不过真的是很有创意。写到这里我真的从来都没有否认,大人们的世界无论从心理上还是时间上都选远远比我们想的多看得远,然而,这就一定是最好最适合我们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是不是每个家庭的孩子如果听父母的话都会有着安稳美丽的生活?是不是不听父母的就一定会后生惨淡剩下懊悔呢?我不知道,真不知道,但我知道,如果自己的本意不是那样,被有经验的大人们指点迷津的感觉真的很!糟!糕!
讨厌倚老卖老,其实也是讨厌隐藏在内心当中那个喜欢占便宜的自己。那个自私的自己。在不知道用什么作为别人能够给予自己好处的"条件"的时候就会出现。贫穷理论,困难户现象也是这样。那句"你弱你有理啊?"也是风靡过一段时间,其实这更多的不是引起我对倚老卖老的愤青,而是对自己也有的这种心理行为而反思,毕竟这真的会伤害到很多人。我真的不喜欢用自己一点小小的"资本"就去让别人怎样怎样,小孩尚且可以理解,因为更多的可以归源于不懂事,无意识,但是作为成年人,我觉得还是要自己控制为好,至少我现在已经开始这样了。因为不想伤人又自伤,毕竟被人拒绝和讨厌真的不是一件舒心的事情。如果为了弥补这种不舒心而掀开谩骂和矛盾的序幕,也还是不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