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AM的细节思考

过往关于AM的系列文章往往着眼于体会和整体框架。推进体系固然需要系统观,需要掌握内涵和外延,但支撑着系统落地的往往也许要具体的推进手法和工具使用。这里我就总结一些自主维护一阶段推进的一些推进手法。


  AM Phase 1的地基结实了,AM才能在未来推行地更加顺利。下图是我本人实践过的推行思路。该思路不尽然正确,具体适用情况还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下有策略,有重点的去推,尤其要考虑组织层面的readiness。

具体在推进过程中,我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我们没有系统。所以我们需要在推进过程边摸索,边去建立工具和流程和奖励制度(OPL,tag, 5S和审计标准,KPI/KAI,看板)。

等这些逐步完善以后,我们面临的问题是5S和Tag 落地,这也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因为我们没有完整的推过5S, 现场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Tag落地则能够帮助生产线解决微小故障。现场管理的提高和微小缺陷的改进是能够快速将AM 推进到一个 “看的见,摸的着”的境界。这反过来能影响和推动大家去践行AM。所以在这个时刻,我不会刻意的去花大代价推动OPL和Kaizen。因为基础的还没有稳固,其他的千万着急不得。

大家曾经在推行过程中又是怎么展开的呢? 欢迎拍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