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个人人情个人做!人情本来就是你来我往的,你对我怎样,我就对你怎样,还有就是公序良俗和几千年流传下来的规矩,每个村子多多少少有点不一样,大致方向差不多!可大姑姐的脑回路竟然跟常人不一样,她根本不计较婶婶对她怎样,对她的亲爸亲妈怎样,她只管讨好巴结婶婶,还要拉着弟弟弟媳跟她一起巴结婶婶,弟媳觉得大姑姐有点拎不清……
大姑姐突然问弟媳:“有件事,我从来没有问过你,你逢年过节和平时去婶婶家有没有买点肉去的啊?”弟媳被大姑姐问懵了,摇摇头,表示从来没买过,大姑姐接着说:“你真的是不懂礼数,也不能怪你,只因我这边的父母过世得早,也没人教你,叔叔不在了,只有一个婶婶还在,婶婶也八十岁了,在农村来说,大多数老人在八十多岁都会走,很少有活到九十岁的,婶婶也活不了几年了,你和弟弟作为侄子侄媳妇,逢年过节和平时去婶婶家买点肉或水果去是理所当然的,我以为你会偶尔买点肉过去,没想到你一次都没有买过,你也太不懂事了!
你看我,不管是逢年过节还是平时去你婶婶家,从来没有空过手,我还是侄女呢,你和弟弟是侄子应该比我还要亲一点,你们更应该买东西去婶婶家。现在,我就告诉教你,从现在开始,要与婶婶多走动。
有事没事去婶婶家看望她一下,每次去都要买点东西,东西不能太少,出手不能太小气,至少也要买四五斤肉,再买一点水果,婶婶家孙子孙女多,无论买多少肉和水果都不够吃的。”弟媳听了大姑姐的话,一脸茫然,不知道大姑姐的这套歪理邪说从何而来?
弟媳虽然年轻,但从小也是在农村长大的,多少知道一点农村的规矩,侄子只有过年大年初一的时候才会提着一点礼品去叔伯家走动,平时没事不联系,有事就直接说事,哪有大姑姐说的这样,见一次就要买一次肉,她要买,她喜欢买,弟弟弟媳也不会拦着,也拦不住,可她要弟弟弟媳也跟她一样见一次婶婶就买一次肉,这是什么道理?
简直是把弟弟弟媳当傻子,农村哪有这样的人?有哪家的侄子侄媳妇去叔叔婶婶家去一次买一次肉的?哪怕过年都不用买肉,只需要大年初一的时候提点礼品带着孩子去拜年就行了,礼品是不值钱,几斤肉也不值钱,大姑姐硬要弟弟弟媳买肉去看望婶婶就有点强人所难了,并不是钱的事,而是过不了心里这一关。
虽然弟媳没见过婆婆,也不认识婆婆,婆婆在老公十三四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去世的时候才刚刚五十岁,可村里的老人都见过婆婆,经常会跟弟媳说一些婆婆的事,弟媳结婚的时候,公公还在,也会说一些,听得弟媳心里特别不舒服,婆婆20岁嫁给公公,结婚第八年才生下大姑姐,大姑姐八岁时才生下老公,生下老公前那16年婆婆的日子简直可以用度日如年来形容!
婆婆的公婆不喜欢她,嫌弃她没生孩子,叔叔婶婶接连生了五六个儿子,婆婆一直没怀孕,公婆骂她,公公也恼她,叔叔婶婶也看不起她,婶婶甚至当着婆婆的面当着全村人的面说婆婆还不如一只母鸡,母鸡都知道下个蛋,婆婆竟然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婆婆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流了多少眼泪,可生在那样的年代,又在农村,又不能出去打工,不生儿子在农村真的抬不起头来,生个女儿也会被欺负,儿子生得越多越好,就像叔叔婶婶一样,在村里走路都横着走,没有人敢欺负他们!
大姑姐是老大,在她小时候没少见婶婶欺负她亲妈,辱骂她妈妈生不出儿子的场面,为什么她长大以后对自己的亲生父母很冷淡,很小气,却对她小时候处处欺压她亲生母亲的婶婶拼命的讨好巴结孝顺呢?
她自己想巴结想讨好想孝顺婶婶就买东西去看呗,为什么要拉着弟弟弟媳跟她一样呢?这样的婶婶,弟媳不明白大姑姐为什么还要弟弟弟媳跟她一起买肉去看望她?弟媳虽然不认识婆婆,但婆婆是老公的亲妈,她过不了心里这一关,做不到大姑姐那样,也不希望大姑姐再来对自己的生活指手画脚,她想干啥弟媳都不反对,只要别拉上自己就行,反正她有钱,哪怕她给仇人花,扔在大街上让别人捡也行,只要别到处乱说话,说她给了娘家弟弟几百万让弟弟弟媳一家利息都吃不深远就行了!做人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诚实,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要睁眼说瞎话,兄弟姐妹之间相处也要有边界感,不要做一些不可理喻的事……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