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

      最近读到了一本书,是姜少燕老师主编的《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趣”味》,之所以会选择读这本书,是因为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小班也尝试了几次户外自主游戏,但是刚开始吧,感觉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而且自己也感觉放不开手,孩子不在自己的身边,心里总是非常担心。也不知道如何去提升孩子户外自主游戏的一些经验。

      这本书里提到的一个幼儿园是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县区的幼儿园,栖霞市机关幼儿园,初次看到书中这所幼儿园的图片,感觉在硬件设施上跟我们幼儿园相差甚远。幼儿园的室外场地比较零散,而且一些自然资源都没有充分利用,最后他们是怎么改造的呢?他们将他们的户外区分为六个场地,一号区设为球类,车类区,二号区设为多功能运动区,主要是走,跑,跳,钻,爬,攀,平衡,发展孩子们综合的运动素质,三号区是野趣区,主要包括轮胎,自制攀登架,网格攀爬等,四号区是生态田园区,主要是种植园,葡萄长廊,增添投篮器械等等,五号区是野战区,闲置的大飞机,粗大的管道,六号区是自制器材区,高高的攀爬架,竹梯子,垒高的桌子,还充分考虑到孩子们上下肢运动的平衡,增加了辅助运动器材,如沙包,负重袋,纸棍,布尾巴等等。同时,他们也非常注重挖掘本土的资源,运用周边生活中的资源,作为游戏的材料,如旧报纸,玉米秆,麦秆,包米叶。在做一运动器械之前,他们会在一起讨论如何保证这些材料的安全性,挑战性,适宜性。

      如何让孩子爱上运动呢?首先,我们要变化材料,让户外游戏过程更加有序,第二个就是做一些标识提示,让运动更有效,告诉孩子,有些游戏的玩法,第三个是科学布控,让运动更加的自主保证孩子的安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