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好,我是来自大庆市第二医院的一名护士,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我眼里的医生。
《六韬》里说,凡人恶死而乐生。芸芸众生之中,非凡者无几,恋生恶死遂成常态。而医生就是那个帮助我们乐生的使者!
自古以来,人们对医生不吝赞美之词,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等等。然而,在互联网与媒体合流的近几年,人们心中的医生悄然换了标签,从救死扶伤变成了医疗事故,悬壶济世变成了收受红包,医生从圣人变成了妖魔……
今天,身为护士的我站在这里,用我的所见所闻和大家说说我眼里的医生……
我所在的医院是传染病院,来的患者都是肝炎,结核等等在外面大家避之不及的人!而我们的医生每天都被他们围着。有耳朵不好使的,就差把耳朵贴医生嘴上了!30度的天气,被病人围的水泄不通,他们还是要和颜悦色的讲病情,病理,要安慰一些惶恐不安的老人,要特别嘱咐那些觉得年轻而轻视病情的孩子……不是医生的你,会不会烦躁?会不会大声呵斥?
此刻,我不知道在这样一个报告会上列举哪个医生,举哪件事。因为无论想到白发苍苍的老医生还是想到初入院的年轻医生,他们,都带着光芒。在他们选择传染病医生作为职业的那一刻,他们的灵魂高度就已经是高尚的。
在我们医院有四十几岁一直孜孜不倦学到博士的医生,多少大城市猎头挖他都不动声色。为这一方水土鞠躬尽瘁,那种使命感让你素然起敬。他曾经说过,一个医生没有使命感,永远只是工匠而不会是大师!大师就是带着爱心去分析每一个患者,每一个个体的不同,因病置宜,对症下药。大师是面对患者不仅仅治疗他们的身体还要充当心理医生对他们进行心灵的抚慰……大师是面对“布病”患者若干询问无需检验检查就能确定。为什么不用检查检验?因为他已经业务精熟,因为患者那一双老茧的手和身上一股股散发出来的羊圈味儿,还有身上小荷包里也许从银行刚刚取出来的几张崭新的血汗钱……大师是永不放弃学习的人,家里的桌上和办公室里永远都有最前沿的书籍和心中用来比较的病例!
还有多少女医生们,经常是正在陪孩子钢琴课,补习班就被召回单位抢救患者的?甚至有一次因为抢救一个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把孩子忘记接了,想起来的时候6个小时都过去了。回家老公劈头盖脸的一顿抱怨,却无言以对,那种差点丢了孩子的经历是医生妈妈的愧疚和酸楚……
我们的医院的中医很少,但是来的都是传染病患者,中医需要望闻问切,要多少爱心忽视那一张张肝炎患者黑黄的脸,忽视那结核患者不带口罩的呼吸。试想一下,你面对传染病人说:来,伸舌头……再伸;用你的手去仔细的摸脉……多少层措施能防护得了那些病菌?
我,一个护士,和大家说:医生也是人!他首先是一个人,其次才是医生。他们半夜三更起床为了一个患者的急诊而不眠不休。世界上除了你的至亲,就只有医生。给你什么,你愿意被传染病围着?愿意面对愁眉苦脸的一帮人?估计你连笑都不一定会了!
一个人有的,他也有。初入江湖时的慌张,无能为力时候的绝望,救人于死亡线的欣喜涉及家人时的自私和恐惧。
你看见医生的坚强,而你看到他的眼泪么?重患从入院到出院或者离世医生付出的是大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医生那里是人生常态。
生死一瞬间,他,会红了眼圈……
(我眼里的医生是否还是你们眼里的妖魔?此时,听报告会的有没有能不让传染病院的院长,医生们去纠结经济效益,而只为国计民生的人?全额拨款吧,才对得起我们传染病院的文化!谁希望传染病泛滥成灾?患者本来就要经受慢性病的折磨,又怎忍心折磨他们的荷包?!然而不全额拨款,博士也要养家糊口,相信我们的制度改革不能让有良知的医生像孔子那样饭都吃不上!)此处为题外话。但却是传染病院需要解决的矛盾,希望上层把握我们医院经济命脉的领导们能够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