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走了二个步道,涂山步道、慈母山步道共约八公里,第一次参观了位于慈母山上的慈母堂。 慈母堂由百年前法国传教士修建,原本是培训修女及神父之神学院,后改为教会医院,再后新中国关闭,转作它用,现在恢复原貌和部分功能。 听保安说今日恰逢天主教宗教节日,中午有圣餐免费供应信众,可惜不知道,未能参与体验一次。 吃过国内不同寺院道观斋饭,都是需要信众供奉礼金才能享用,这西方宗教场所咋就不一样呢?百思不得姐也,莫非在他们眼里分享圣餐是对神的感恩,而奉献礼金才能分享圣餐是对神的亵渎?我们也知道包括圣餐所需资金是来自信众供奉,所以是否可以理解为,信众们自愿用财力物力供奉给自己的神,神再用怜悯救赎来帮助信众,比如免费圣餐和布施,办教会医院,办教会学校,(重庆省第五人民医院曾经叫仁济医院,重庆省第十一中学曾经叫文德女中,加拿大传教士文幼章先生创办)用通俗说法就是来之于民,用之于民,可以这样理解吗?但其实还是有区别的,宗教场所的财力物力都是信众自愿的供奉,但教会的布施和救济不单是对信众,也是对普罗大众提供,比如办医院,学校。在神的眼里,我们凡人都是需要救赎和帮助,因而在神面前,生命是平等的,都是迷途羔羊,需要指引。 在慈母堂里面没有看见一个功德箱,也没有看见卖高香,算命求卦等,开放式的宽敞庄重布道大厅,有几对情侣在拍婚纱照,一排排干净整洁的木凳,在巨大天窗洒下的午后阳光里散发出柔和的光,一座很大的钢琴用布罩着,边上有忏悔室和准备间,信众早已离去,一切都那么安静,只有相机发出的咔咔声。真的感觉和现在看见的佛教,道教场所有差别,不一样。 前几日在磁器口宝轮寺喝茶,寺院在翻修,尘土飞扬,每座佛像下都是随喜功德箱,明码标价请香火多少钱,摇卦问卜多少钱,披红挂彩多少钱,你奉献礼金后方有僧人为你敲钟祈福。游客如过江之鲤随意进出。寺里将部分殿堂出租,租赁者聘请美女作营业员不停向游客介绍商品,感觉这寺庙就是一个宗教名义的商场,从精神到物质都明码有价。不由记起前几年去湾湾旅游,参观中北市一座寺庙,导游在车上就早早反复告诫,寺庙是心灵寄托之地,进去千万保持安静,随喜功德箱千万别投放硬币,以免有噪音,进出寺院千万别走大门,走旁门进出,大门是佛法深厚大慈大爱之人走的。进入大殿后发现果然安静异常,但顷刻被游客呼儿唤女,投硬币声打破,游客们谈笑自如从大门进出,导游和寺庙义工只好不停轻声劝阻。 都是宗教场所,感觉湾湾和慈母堂有相似,寺庙给人神圣庄严,远离世俗的烟火,在这里是追求精神上的慰藉,是对自己人生观反思,对神的供奉是源于内心渴望,并不带有太多的功利,毕竟精神层面的追求远高于物质层面的诉求。我是无神论者,但坚信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是作人的底线,对亲眼所见所闻只是客观描述,对与错只是彼此视点不同,我相信多一点不同视角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