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世界文学而言,
4月23日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日子。
1616年的这一天,
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双双过世。
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这一天选作世界图书日。
记 得 当 时 间 的 脚 步 慢 慢 安 静 下 来 的 时 候
我 希 望 你 我 都可 以 做 一 个 贪 恋 感 情 贪 念 生 活的人
“
前几日我喜欢看上了一部综艺节目,叫《圆桌派》其中有一期叫什么《读什么书成什么人》,当我看完后,深受启发,因为现在这样的社会,和这样的时代,“功能性文盲真的是越来越多“”,很多人只能从书里看到自己已经认定的东西,所以那些成功学家从《资本论》里看到了成功学,从《红楼梦》里解读出了职场关系,把《三国演义》“水煮”出驭人之道.......
所以当上次我看到这期节目过后,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读书呢?
于是我就想分享一些我自己的个人经验吧。同时我那日还发了这样一段话在我微博上,我说:“我一直觉得读书根本就是一个人的喜好问题,在我的身边就有很多人爱看,也有很多人不爱看 ,而我就是前者那个爱看书的人,不过真的自己想选什么样的书都是不分高低贵贱,也不分平民亦或是富贵而平凡的人,偶尔走在路上,连乞丐都喜欢看书看报看圣经,更何况只要我们自己喜欢的就好,只要自己愿意去看,愿意有这方面的爱好,它就会有一种读书刻意让我们相遇而欢的优越感和代入感让你畅想在书中学会给予自己不同的感同身受吧[心]。
我也总是发觉不同的书总有它们存在着不同的道理和价值观吧!就像前久,我去书店随意逛了一圈回来,我那天并没有买书,可是我看到一个长相很普通的女孩子,她就一直在一个小小角落里面静静地观看着一本小小故事书,真的她当时被我吸引住了,而我也是一个很好奇的人,忍不住就立马走上去看了看。
我记得我当时真的走进了她跟前,可是她就是没有看我一眼,可见她已经被书里的故事所吸引住了,于是乎我就觉得看书就是一种享受的过程,然而这种享受就是一种慢慢让你进入渐入佳境的代入感吧!
然而这样子的代入感不管是你看什么样的书,书都可以成为你的好朋友和好知己,还有经常的会去菜市场买菜,也会看到一些大妈大叔抱着书或者一些行人随意相送的杂志给他们看,我经常发觉他们也是看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吧。
而我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里面,我们家不是什么书香门第也不是什么富裕的小康家庭,从小我对书籍和阅读总会有一种欣喜若狂的感觉,至今我都还会记得,因为自己的嗓门比较大,每次读书的时候,语文老师最喜欢抽我起来朗读课本,当然了我是最喜欢的啦,每次不管自己读得好不好,我都很自信地就喜欢一个人举手就站起来朗读课文了。
还有我们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上,我们那里没有正规的书店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图书馆,记忆中的我第一次接触到的书是郭敬明的书,那会我兴冲冲跑到我们镇上的学校旁边去溜达,越往上走我就看到有一群人围着一些商贩在干嘛,我好奇,也就围了上去,于是我一看成堆的书,我当时开心死了,心里也乐死了,心想这次镇里终于有人在卖书了,好兴奋啊。
卖书的老板说那些书都是正版,称斤卖,可我当时并没有多少钱,而我也不怎么懂正版和不正版,就在自己的荷包里面掏了5元钱就买了一大本郭敬明的小说,叫《幻城》的小说回来看,现在了其实我也不知道里面都讲了一些什么故事,反正就是一些恩怨未了的玄幻故事吧。
也就从那一刻起我便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了书籍,从此我就每天趁放学或者下课的时候看,每次都那样,上学的时候我不喜欢学理科,我就偷偷埋在自己的课桌下天天看一些小说和杂书,经常只要老师抽我回答问题的时候,我总是答不上来,于是我就成了不听话的学生。
渐渐地我接触到了郭敬明的小说后,我还喜欢看上了《红楼梦》也是读高中的时候,在我一个学长爱好文学的同学处借阅来看的,我们那会读书学校条件不怎么好,连个像样 的图书馆都没有,更何况你想看些什么书呢。可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我就喜欢写些小诗发表在我们当地的叙永报纸上,现在都记得很清楚,可是越大后,就很少去投稿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吧,最近自己也写了一些文稿,投了一些,也不知道能不能中,现在也不管了,就让它们继续存在着吧。
可能这一生只有《红楼梦》在我看书生涯中印象最深刻最铭记吧,不过那会读书还是不够客观地去看问题,一直都是当娱乐罢了,当今天有人会问我有看过其它的四大名著书籍没有,我可以告诉你们的是,真的没有看过《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西游记》这些,因为我们那个时候家里的书籍并不多,据说我们家的书都被我一个远方的亲戚抱走了,以至于后来我儿时都会没有书籍看,整天痴心妄想看到的都是我们家门前的云卷云舒和巍峨的大山树林,些许拥有的书籍都是我爸当农民如何养殖猪啊,牲畜这样一类农作物的书,可我并不喜欢看那类书籍。
然而只要每逢家里大伯和叔叔他们回来就会带点小人书回来供我和妹妹看,我儿时喜欢看《安徒生童话》就像现在我女儿一样,里面的童话故事总是吸引着我们的眼球,真的,看一本书不需要我们刻意去要求看什么样的版本和什么样的内容,最主要的是你要有这方面的爱好和专研,如果真的没有,我也不想劝大家一心地趴在上面而不可自拔的那种。
后来我就渐渐地爱上了书籍,上了高三快高考的时候,我爱上了安妮宝贝的书,高考的时候我还在看她的小说《告别微安》、《七月与安生》、《八月未央》等等这些书籍,直到后来我参加工作后,也喜欢看她的书籍什么《素年锦时》、《春宴》、《莲花》这些书籍,因为她的书大多是散文和随笔小说比较多,方便易懂,而我偶尔的一些写作风格仿佛也受她的影响,只是现在她的名字更改过了,叫庆山,最近我在看她的散文集《清醒纪》,我一直很喜欢她的写作风格,很唯美又文字清新,可以让我安静下来一字一字地读完,读她的书就像无法有人替代一个写作者的贪恋和生硬一样。
在我的整个少年时代,读书成了我的奢侈也成了我生活中的一种享受,不过有段时间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孩子,都喜欢看琼瑶的小说,我偶尔也看过一些,可我不知道为什么,里面没有韵味,都是一些死缠烂打的恋爱味,傻白甜的爱情总是让那些豪门啊什么很功利性的人所掩盖,我就不怎么爱看了。
一直到了我生娃过后,我迷茫了一段时间,于是我又重拾我的看书爱好,一直到现在从未停歇过,应该就是前几年吧,忽然迷恋上了一些男作家的作品,而且他们都还年轻,比如什么刘同啊,张嘉佳,张丁丁,卢思浩这些年轻有为的作家,我都看过他们的书,特别是刘同有段时间我每逢遇到我身边比我年轻的人,我都愿意介绍他的书给他们看,他原来还是我的男神,现在不是了,因为发觉自己身边的爱人才是我的男神。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在他的文字里面可以学到一些很正能量,很励志向上而生的生活气息,像他的什么《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谁的青春不迷茫》、《向着光亮那方》、《我在未来等你》这些很励志很青春充满活力的书我都看过,也就是这样,刘同的书让我遇见了不一样的作家,也让我在其中吸取了一些“改变自己”的想法。
于是慢慢地久了过后,我才知道,读书真的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就像爱情,别人都觉得好的,不一定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不一定周围的人能理解。但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开心,是否能因为他们而变得更好,更不一样,更像自己。
以至于现在的我更是学会了在读书的生涯中,养成了看书的任性习惯,千万不要管别人怎么评价你自己,记得原来我经常买书看,人家就会说我,"你咋那么天天看啊,有用吗",而我就用不容直视的眼光去藐视他们,我说我自己的生活我有我的自由,你管得着吗,有时候真的发觉:人哪有想着天天去取悦别人啊,只有自己取悦自己才能让自己过得舒心。
现在的我对于一些自己想看的书,不管时间又多么的不够,我都喜欢利用碎片时间亦或晚上夜色安静下来后,慢慢去品读书里带给我的喜悦和畅想,当我喜欢看诗歌的时候我就喜欢琢磨别人都是怎么写的,当我喜欢看小说的时候,我就会去勾画别人所写得好的文字和优美句子,当我看一本励志成长故事书的时候,也喜欢在自己的身边随意带一个笔记本,喜欢摘抄一些很正能量的句子,可以在下次的写作中用到,如果对于一本外国人所写的小说,我也喜欢去勾画别人所写得好的文字,当然了一般外国人的作品看起来比较繁琐,特别是小说中的人名,可是你要真正学会去花时间好好看完它,一定要学会去逼自己一把才行,如果不行可以静静地在搁置一久,当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再去细细品味它就好了。
今天的我,一直发觉,书真的可以让我相遇成欢,无乱生活多么的枯燥无味,无乱自己是否悲伤还是忧愁,书里真的有颜如玉,别人偷不着,抢不走,书里所有的精华都在你的脑海里和肚子里。
正如著名作家季羡林老先生所说:“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进步,靠得就是能读书又写书的本领。”
所以说,看书和读书真的就是被人读的,就像你喜欢的爱人,和你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都可以让我们相遇成欢。让你我都能有更多的时间去遇见那些适合你自己的,适宜你自己想看的书,哪怕电影是这样,书也是这样。
毕竟在我看来,读书绝对不是一件苦差事,当你可以从书中获得喜悦,获得不一样的体验,你就真正成了一个读书人,你终于也学会了读书就是给自己放松愉悦的一件事,而不是再读书给其他人去看。
最后我还是用刘同的一段话来结尾吧:你脸上的云淡风轻,谁也不知道你膝盖上仍有曾摔伤的淤青,你笑得没心没肺,没有人知道你哭起来只能无声落泪,要让人觉得毫不费力,只能背后极其努力,我们没有改变不了的未来,只有不想改变的过去。
书真的可以让我相遇成欢,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就像是一本书,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你曾经读过的书和你经历过的往事慢慢过滤成你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