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案例】数字化转型中的新质生产力:东风日产的RPA实践与启示

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面对工效联动和数字化转型的双重挑战,传统汽车行业急需寻找新的突破点。东风日产,作为一家拥有 1.9 万名员工的汽车企业,为我们展示了如何成功实现内部转型。


东风日产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的重要乘用车板块,致力于以先进的人性化技术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为了推动全价值链的数字化转型,公司于 2019 年 11 月发布了“数字化转型战略”,并成立了数字化转型办公室。

基于母公司日产汽车的成功经验,东风日产选择了 UiPath RPA 来驱动内部转型。日产汽车自 2017 年开始部署 UiPath RPA,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了确保 RPA 项目的顺利实施,东风日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 建立公司级别的 CoE 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

2. 在全面导入前,建立标准化的流程体系。

3. 通过技术赋能,推广业务自主开发模式。

东风日产的数字化创新中心 CoE 在 RPA 部署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该团队由来自数字化转型办公室、IT 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核心人才组成,具备实体办公场地和先进设备。他们负责赋能业务部门,实现跨领域复杂场景的自动化,并积累和传播通用组件及知识库。CoE 采用敏捷、扁平化的工作方式,通过 RPA 工作坊培养和输出业务部门的核心转型人才。这些人才加入 CoE 后,在专业指导下不断实践和提升技能,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在 CoE 的推动下,东风日产的业务自主开发率达到了 87.11%。

此外,东风日产还通过试点项目推动 RPA 的应用。以制造领域为切入点,充分调动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积极性,为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截止本文发布,东风日产已在 8 个领域导入 RPA,培训人数达到 400 人,上线 126 个 RPA 流程,每年可节省 13,221 个小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完成部署后,一些业务人员在倾听客户需求上有了显著变化。

RPA 不仅是实现流程自动化的工具,更是一种使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思考方式。

培养利用工具解决问题和提高效率的思维,比掌握工具本身更为重要。工具容易学习,但思维难以培养。RPA 的开发过程拓宽了视野,为培养工具思维提供了条件。

对于员工来说,掌握一定的 RPA 开发知识并完成一个 RPA 项目,会带来极大的满足感。掌握了高效的新工具,他们会在工作中积极使用。

因此,自主开发不仅解决了业务效率问题,对提高业务逻辑思维和自主数字化应用也有很大帮助。

展望未来,RPA 的影响力将持续扩大。

目前,RPA 已广泛应用于东风日产全价值链的研发、制造、营销、财务、人事等八大领域,采用了赋能业务自主开发的模式。未来,在进一步培养优秀员工的同时,将深入探讨与 AI、OCR、NLP 等技术的融合,研究跨领域的自动化课题,以实现 CoE 的超自动化目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