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代,让我最不爽的就是面前的围墙,因为围墙外的世界,我总是看不到。
但站在围墙内,总听得到围墙外的各种声音,包括人们走路彼此的交谈声,孩子的嬉笑声,甚至远在几公里外疾驶的汽车声。那时总在想,那些匆匆而过的汽车一定是驶向很远的地方,是我从未去过的远处。
后来,我学会了爬墙,当我爬上墙头的那一刻,我看到了墙外的景象。原来,墙外其实和墙内没什么分别,但它能看到更多的地方。世界,只是因为一堵围墙相隔,竟然有了很大的分别。
再后来,当我可以轻松跨过那低矮的围墙时,从此惊喜于不再有什么阻挡我的视线时,突然发现我站立的地方,虽然可以通向四面八方,但在我面前,四周有更大的围墙。只是,这围墙早已不是真正的围墙,它成了无形的存在。
世界,也因为我站的更加接近,而显得更加广阔,只是那堵围墙从有形变成了无形。
当心里念着远方的时候,最好看一看脚下的路。崎岖也罢,坦途也好,世界在随着你的视线扩张至无限,但人生每一步都留有脚印。从父母怀抱中走下来,从家庭学校中走出来,走在社会的大路上,走到了人生的风雨里。而每一次成长,每获得一个经验和领悟,都让你的人生有了厚重。
自然,人生因为成长而渐有围墙,围墙是随同岁月一起增加的,围墙里有偏见、有误解、有渴望、有畏惧、有忧虑。围墙隔着岁月,隔着人生,保护自己不惊慌失措,却也变成自我束缚的绳索,让你迈不开步伐,睁不开眼,遮挡着最远的地方和最美丽的风景。
人生因有围墙而显得彼此陌生,无法沟通;人生因围墙而失去进去的雄心,退步回到原来的位置;人生因有围墙而不再相同,茫然而失落。要知道人生的围墙不拆除,无论你站在那里,你总感觉是在墙内,而墙外总隔着外面不同的世界。
钱钟书曾把婚姻比作一座围城,里面的想出来,外面的想进去。其实,人生这座围墙也有着同样的境遇。围墙内外,是每个人不同的人生,社会有围墙,国家也有围墙,而最难突破的就是自我的围墙。围墙,造就了社会规则,进而分离了人群,形成不同的阶层,它成为了一种隔绝和工具,内外交流都要付出成本。
人生,因为不断地被填满,被挤压,被夹裹,被变形,那堵人生围墙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宿命,似乎人生的铁笼牢不可破,逃无可逃。站在这座围墙里,人生充满了沮丧和颓唐,你想对抗它,首先需要破除这堵围墙。
人在围墙内,最大的问题就是自我设限。围墙只是一种观念上的存在,连这个世界都是想象的共同体,那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情,破除围墙,恰是需要勇气和见识的。在你人生戛然而止的那一刻,你一生所垒的围墙也就轰然倒塌,人生归于寂灭,谈什么分别。
可我们能够留给这个世界和自己的是什么?这一生,不是只为了从这个世界路过而已,更重要的是人生抵达,寻找到意义,获得一种生命的觉悟和认同。空无一场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呢?
世界依然在远处,我们虽然无法对抗时光,但没有远方诗意的栖居,人的精神家园就会颠沛流离。
打破人生厚重的围墙,这正是人生所赋予使命和意义所在。在被围困的社会里,在被麻木的生活里,做一次人生的突围,做一次自我的救赎,让自己成为自己,让世界恢复到没有围墙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