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十点读书推送的《爱的另一个名字,叫作“聊得来”》刷屏了,聊得来这个标准出自《奇葩说》中胡渐彪的辩论,一下子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于是乎大家纷纷转发。
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位很尊重的化工教授和老乡提过一个更有道理的标准,即爱的三个层次:吃到一起、玩到一起、想到一起。
吃到一起
两个人在一起,相处最多的场合就是吃饭了,校园情侣吃遍食堂和周边小吃,城市情侣吃遍小城的大街小巷和各大商场,租房或买房后还会买遍菜市场并纷纷大展身手。两个人能吃到一起就非常重要:一个无辣不欢,一个一点都碰不得;一个喜欢热闹喝酒,一个酒精过敏,滴酒不沾;一个南方爱喝汤、吃混沌、肉馅粽子,一个北方爱吃面,吃饺子,粽子里喜欢放甜枣;一个是穆斯林不吃“大肉”,一个是无肉不欢,极爱红烧……试想如果两个人极端到如此,每次吃饭都坐不到同一个餐厅,或者每次点菜后都是各吃各的,不仅少了你侬我侬,相互夹菜的情趣,更是搞得每次吃饭都像是一场作战。
饮食习惯这东西其实蛮难改变,毕竟是从小爸妈一口一口喂出来的,即使两个人再相互迁就对方的饮食,也难免一日三餐,一年四季都能和两个人的胃口。
所以吃不到一起,两个人很难长久下去,而吃到一起仅仅才是第一个层次,马斯洛需求层次告诉我们,生存是第一位的,吃都吃不到一起,何来“安全感”。
玩到一起
爱的第二个层次是玩到一起,玩到一起主要是指两个人要有共同的爱好,这一点尤为重要。一个是喜欢极限运动、喜欢户外的妹子,一个是窝在家中的宅男;一个超爱看韩剧,追各种明星,一个只喜欢看书,对电视嗤之以鼻;一个是麦霸、爱音乐、喜欢弹琴,一个却五音不全……两个人在一起除了吃吃饭,偶然看看电影(很可能为选择哪部片子而纠结半天),因为不喜欢、不懂不会,没法去参加对方的活动,融入对方的爱好里,为了迁就,为了多给两人在一起的时间,不得已放弃自己的爱好活动。可是当两个人在一起时,除了聊聊吃的,更多时候是摆弄着手机,看朋友圈里小伙伴出去玩、一起嗨的照片,心理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我们很羡慕两个驴友结婚了,新郎新娘和几百个亲友骑着自行车去婚礼现场;我们很羡慕《侣行》中270和梁红,游遍南北极,一言不合就环球航行;我们很羡慕在KTV里可以合唱《今天你要嫁给我》的情侣。
玩到一起很重要,玩的过程是开心的,两个人最美好的记忆,是一起走过的路,一起看过的景,一起唱过的歌,而很少会是一起吃过的饭,除非两人的爱好都是下厨。
想到一起
想到一起是爱的最高层次,真的很难达到。有的夫妻几十年,最终想不到一起而离婚。有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已经成为夫妻却想不到一起:同床异梦。
想到一起的境界很难达到,不仅要求双方要有同等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要求两人在结婚前有大量相同的经历,比如是老乡、是同学、是校友、是同事;两人会不约而同关注同一件事情,户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时时换位思考;更为难得的在于现在社会一直是男女分工,双方在家庭和事业上总是处于一强一弱的位置,完全能想到一起真的是太难了。
现实生活中很难遇到能“想到一起”的真实例子,唯一能想到的却是《功夫》里的包租婆夫妇了。
不奢求万事都能想到一起,只要在大是大非上两人总是对的就相当不容易了。
三个层次依次递进,也正符合了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理论,前两个层次达到了,可以成为伴侣了,如果能达到第三个层次,那就上升到灵魂伴侣的境界了。
菇凉们,小伙们,愿大家早日遇到真爱,吃到一起、玩到一起、想到一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