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吉顺《医学决策思维》学习笔记1

医生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三点:
第一:发现问题
第二:验证问题
第三:解决问题

其实这个思维同样适应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说作为家长,发现小孩学习不认真,作为领导,发现团队工作效率低下等。我们必须找到问题深层次的原因,再针对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从而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是问题本身很狡猾,像是凶手作案会伪装犯罪现场,我们必须对问题抽丝剥茧,排除干扰我们找到真凶的伪装误导表象,进一步找到真正的凶手,即真问题。

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等患者能主观表达的不适,即症状,并不是我们要查找的真问题。医学的真问题是能解释你所有症状的疾病。

症状是问题的表象,疾病才是我们所说的真问题。比如最常见的症状发热。如果我们把发热当问题,可能就会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错误,简单退热处理。但是因为发热只是问题的表象,它的真问题可能是感冒、肺炎、肺结核、尿路感染、胆道感染、胃肠炎等,也可能是红斑狼疮、肿瘤等。

由此可知,找到真问题至关重要。

那如何才能识别真问题呢?

首先,应该列出理论上的所有可能性。即发散思维。如一个病人因咳嗽来就诊,我们先应该把可能引起咳嗽的所有疾病在脑子里过一遍。在这一步的时候,不要急着下结论。在发散阶段,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可能性。只要能引起这种症状的疾病,都应在考虑范围内。所以,发散环节的一个重点在于,尽可能不要有遗漏,避免带来之后的漏诊。

因此一个医生的基本功,就是把最常见的25大症状,和相对应的各种可能的疾病记在脑子里。这样,面对患者时,才能随时从记忆力调取出来。

在梳理各种可能的疾病时,不是想到一个算一个,而是把所有可能的疾病按照发生的概率大小排序。(如何确定一个相对准确的概率?有待进一步学习)优先考虑概率高的病,这样才能在优先的时间里,高效地发现问题。

经历过第一步发散思维排序列出所有可能疾病时,下一步就是在短时间内找到概率最大的那个。这个过程叫收敛。对于“立案侦查”的各种嫌疑疾病,进一步获取信息,对这些嫌疑疾病进行证实或者证伪。

如何快速确定哪个可能疾病是概率最大的真凶呢?

这时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去进一步证实或排除这些“嫌疑犯”。医学上给每一种疾病都定义了三个维度,分别是病史(患者主观感觉不适的发生经过)、体征(医生给患者做体检,即视触叩听)、辅助检查(抽血化验、影像学检查)。

在收敛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怎么获取各个维度的信息,以及判断哪些是有用的信息。(具体见下一章节的学习笔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5,155评论 0 33
  • 本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安全措施 – 部署架构 – 系统优化 – 索引设计 – 备份监控 – 模式设计 – 程序...
    张伟科阅读 9,535评论 0 9
  • 岁月不知心底事 2018-08-20 在这个农收的秋季,太阳照耀着我们整个村庄,把它慈祥的笑容洒满在了我们整个村庄...
    岁月不知心底事阅读 3,590评论 0 1
  • 午夜街灯下 孤独的人啊 她藏在泛黄的光影里 一边狂笑,一边痛哭着 咋一看,竟与路边的流浪猫有些许相似 无边夜色下 ...
    予辰同学阅读 2,481评论 1 3
  • 每次难过都会告诉自己没事笑一笑就过去了 毕竟没人会在意你的难过与不难过 每次告诉自己别对别人太好 每次别人难过你都...
    叉诶阅读 1,45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