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因为疼,所以共鸣

文/溜妈

生完溜溜,一年多了,第一次走进电影院,在30岁生日的第二天,和闺蜜一起看了《芳华》。

1

从电影院出来,我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害怕和悲凉。

琢磨了几天,才品出滋味。为什么它能震颤人心,从50后到00后……

它戳到了很多人内心深处的痛——害怕活成刘峰。

《芳华》,因为疼,所以共鸣。

刘峰,所有战友嘴里比活雷锋还要好的人,处处为别人着想,为集体着想。

电影里他出现的第一个镜头,就在为别人考虑——隐瞒何小萍的身世,给她入伍资料填上革干。

抗洪救灾他身先士卒,腰被砸伤,成了文工团的废人,没法再跳舞,却把难得的进修名额让给王友泉,一个只出现了名字的角色。

炊事班的马班长结婚,他体谅人家农村人取个城里媳妇不容易,拖着残废的腰忙乎到三更半夜给人家做对沙发。

食堂吃饺子,他给自己盛的全是破皮的,炊事班猪跑了也来喊他帮忙,他是文工团的万金油。

他每次进京几乎都是接受表彰,他是文工团的荣誉,也是文工团的笑话。

没有人真正尊敬他,不论是把他看作真实而独特存在的尊敬,还是把他当作荣誉典范而敬仰学习的尊敬,都没有。

所以当刘峰对林丁丁表白而遭受诬陷被下放连队时,除了何小萍,没有一个人去送行。

只有何小萍看到刘峰是一个有爱有恨的真实的人,善良的人。

其他人把刘峰看成没有污点,没有欲望的活雷锋或者大公无私的冤大头。

这是刘峰所期望的,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集体,自己只有不是自己,不是真实的人,才能被看到,被需要。

那个年代没有个人,只有集体。那个年代没有自立,只有依附。

个人依附集体。

活雷锋的功用就是他的价值

集体需要荣誉,刘峰就压抑欲望,压抑人性,压抑最真实的自己去塑造荣誉,成为活雷锋。

只有这样,他这个木匠的儿子才能被看见,在一个崇尚权力、不可能平等的集体里有一席之地,才能逃离何小萍那样被欺侮、被践踏的境地。

活雷锋的功用就是他的价值,他的价值就是为别人的需要而活。

当被诬告对林丁丁耍流氓之后,活雷锋的荣光不再,他对文工团的功用也就消失了。

他被下放到边境地区的伐木连,再次出现在镜头里是随着那场没有来由的战争。

他是身先士卒的副连长,运送弹药到前线,突然遭到敌人袭击。

借他的眼睛,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血腥,可怕。

他是战争前线真正的英雄,迅速反应,勇猛反击,枪法神准。

他渴望英勇牺牲,胳膊上的动脉被打穿也要留下来守护兄弟们的遗体。

他梦想着成为人人传颂的英雄,他的事迹被填上词谱成曲,传唱到那个叫林丁丁的女歌手嘴里。

如果故事到这里结束了,那刘峰的一生是光辉的,也是可悲的——从来没看见真实的自己,一直活在大环境的虚幻里。

就像现在忙忙碌碌的我们,从小地方来到大城市的我们。

2

小时候我们天天听家长念叨,要好好学习啊,别再像我们,种一辈子地。

也许那时候我们心里就种下一粒种子:只有不断努力,只有得到别人认可,我才能出人头地,我才是有价值的。

所以,即便毕业于211,985,即便工作优秀,但我们还是停不下来,还觉得自己做得不够,还可以更优秀,向所有人证明我可以更优秀。

我们到底为谁而活?

如果说刘峰是被那个疯狂时代碾压而过,他的善良被集体放大,利用,鼓吹,他身不由己的要成为英雄,没有选择。

可现在我们却主动选择用自己的功用代替价值:

用何小萍的出身,刘峰的心智,拼命想得到郝淑雯、陈灿那样的特权。

工作成绩,月薪年薪,是处长还是局长,这些成了衡量价值的标尺。用金钱、地位、权力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这是整个社会的机心。

机心太重,人之为人的价值,不再。我们跟明码标价的货物有什么区别?!

现实很残酷,但是可以改变,改变特权,改变心智。

为了更好的生存,在集体里谋求一个特权地位,这是几千年阶级社会人类自然学习的结果。

以至于当我们高高在上时,连孩子都会观察到怎样用特权地位维护自己——

是努力做个乖孩子赢得认可,还是干脆做个坏孩子饱受关注。

想要这个社会更加平等,我们不是置身事外去评论这个全体,而是就作为全体的一份子,从我开始去做。

做个尊敬孩子的父母

我做个尊敬孩子的父母,在他的心里种下平等的种子,而不是自恃父母权威,过分干涉控制孩子。

如果每个家庭都弥漫着民主、自由,那社会全体会怎样?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长大,我们的下一代会怎样?

一个个的“我”,还可以做更多,但追根究底是做个真实的自己。

电影快结束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沧桑落魄的刘峰、何小萍,那一刹那我体会到接纳自己的平凡普通有多难。

但是,他们做到了。这是心智成长。

刘峰落魄的后半生并不可悲,他比很多人都明白,什么最重要。

年轻的我们都自命不凡,可世事沧桑,芳华易逝,能留下的是什么?

权力?名利?成功?

这些都不是坏东西,但往往引诱人本末倒置。

跑到海南拿地的陈灿,带着孩子追到海口看老公的郝淑雯,和刘峰怀里的何小萍,谁是幸福的呢?

幸福更多的得益于心智成长,就像电影里的穗子,与书为伴,观察世人,反思内心。

她看见世人的浮华喧嚣,看见内心的欲望纷扰,看见刘峰、小萍的温和从容。

看见即成长。

祝认识你自己,遇见幸福。

我们是有点梦想的小夫妻,码字,带娃,做教育。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谢谢亲爱的你!

作者|溜妈,宝贝溜溜的大奶牛,美国认证正面管教讲师,鼓励咨询师,北师大教育学硕士,倡导最美的养育是陪着孩子,自己慢慢长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