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无计可消除(若华篇)

碧霞宫

我站在高处穿着五彩锦衣,看着来往的宫人们,却觉得无限悲凉。今日是新帝登基之日。而我年纪22岁就被追封为太妃。当今天子与我不过只差三岁。他少年英朗,可惜却依然要按照祖制,叫我母妃,太后早亡,他对我这个母妃很是尊敬。可是对于我,我最明白我对当今天子是什么样的心思,只是不便与人说罢了。

今日的天空格外明朗,前几日刚下过雨,如今却是艳阳高照。太师一直说这是好日子,日后必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我,虽然身在后宫,我又何尝不知道当今天子是圣主明君。

说起来我也是将门之女,碧玉年华,母亲就告诉我,我必然要入宫选秀,长姐身体孱弱,因此选秀之事便无指望。前年早就许配的人,如今也算是夫妇和美,我记得那时经常拉着我的手笑着对我说“华儿,你是我家中的指望,你父兄征战疆场。固然有功与朝廷,可是,你我心里都清楚,孟家的女儿,注定属于帝王家。”

此时,我还不明白什么意思,只是知道当今陛下只有三子,其中最优秀的便是他,如今的天子,当年的贤王爷楚桦。他真是幼子,可是最优秀出众,文才武略。这朝野上下人人皆知,是京中多少闺秀都当成春闺梦里人。

这样想着也就不排斥自己进宫,总想着当当今天子老迈,即便是进攻选秀,自己必然是落选的。

但是以自己的身家,也许有幸被嫁给众位皇子,更何况,父亲曾经是楚桦的老师,必然是照应的,我说这样也算是能够两全了自己的心事。

此时,他刚刚出宫分府,被封为贤王。记得自己听过,听到消息那一天满心欢喜,他文韬武略,又知道如何用人之术,他经常微服私访。深知百姓疾苦。一个贤字,他倒也当得。

甚至想过自己自己如果真的能成为他的王妃,必然是他最大的助益。因为自己的父亲是他的老师,因此他经常出入孟府,自己也偷偷见过几次,可是男女有别,倒不是常见。

只是小时候见的多些,那年自己六岁,阳春三月,自己拉着丫头在院子里放风筝,一不小心,大大的蝴蝶风筝挂在了树上。偏偏让他遇见。

那时他只有九岁,很嫌弃的说道“都说孟家小姐聪明娴静,没有想到还有这样调皮的时候。”虽然这样说,难道还是帮自己把风筝取了下来,亲自交到自己手里,平静的说了一句“是蝴蝶,活灵活现,真的很像你和你很相配。”

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自己的头发上总有一只蝴蝶玉钗。娘总说自己怎么转了性子,爱上了蝴蝶。自己不想多说什么,只是莞尔一笑。只是希望快快长大,暗暗想着,如果真的长大了,说不定,自己可以成为他的新娘子,可是谁也没有想到事与愿违。

从那个时候起,自己就刻意的注意着他喜欢什么而努力着,从哥哥那里知道他最爱的是那种人明朗大方的女孩子,他曾经夸奖方将军的女儿明朗英气是最好的。

那方家与自己家也算是世交,方家姐姐自己是见过的。果然爽朗大方,只是那一次以后,自己就开始跟她生疏了。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觉得他夸奖她,自己就不高兴。

彼时自己只有14岁。自己听到陛下要为他指婚了,是啊,他十几岁的年纪必然要结婚了,听人说起皇后娘娘在意的是方小姐,想必是十有八九了。

自己虽然知晓,但是心中总有不平,心里想着为什么方燕然,直到后来,方姐姐嫁给了平阳王世子。自己这个心才放了下来。

原来他跟陛下说起,如今他年纪还小,要以学业为重,并不想成亲。哥哥也调侃,他至今还不到时候,说不定等到选秀的时候他就要了自己。

虽然当时自己羞红的脸如夏日里盛开的海棠一般。可是心中具有了自身的期许。

一日,天下着大雨,自己撑着油纸伞,带着丫头去城外的寺庙里上香,心中暗暗祈祷,父母安康,长兄平安,阿姐顺遂。

小丫头笑自己怎么想了这么多人,却不为自己想想。自己只是瞪了丫头一眼,然后默默的祈祷,希望能得到楚桦的垂青。

也许真是神灵有知,居然自己在寺庙前遇上了他。原来他是奉命为死去的士兵祈福。这里是皇家寺院,因此也不稀奇了。

因为是在外面,他特意穿着便装。湖蓝色锦缎在他身上就多了几分贵气。想想也是可笑,他原本就是天之骄子,自己怎么会知道他贵气?

“小姐,这是我家主子给你的斗笠,说是今日雨大让你小心。”我知道男女有别,再加上,尊卑之分,所以也不敢多谈,只是简单的行礼打算离开的时候,他的随从却追上我,给了我这个。

回家以后,自己把这东西偷偷的藏在闺房,虽然知道这不合规矩,也不合体制,但是自己还是这样做了。

阿蓉说自己怎么小气,平日里多少王孙公子都见过了,小姐却不动心,怎么偏偏盯那个冷冰冰的贤王?却有几分不同的心思。

自己捋顺着斗笠上的纹路笑笑,然后道“你懂什么?记着,父母面前不许多嘴,你要是让我爹娘知道,我便把你发卖出去。”

阿蓉调皮地吐了一下舌头,然后又往新栽的海棠花上浇了水,迎着太阳,泛着水光的海棠更加的娇艳欲滴。从那时起,自己就以为他对自己是有情的,即便是没有男女之情,可是也比别人好些。

那一日,长姐回家送了自己许多新的的衣裳首饰说是为选秀准备的,自己有些恼了,自己明明不必选秀的,如果贤王真的有意,他就可以向皇上求去,自己自己哪里有不同意的。

虽然心里有这样的把握,但是始终不能告诉姐姐,毕竟他不是平民百姓,而是天之骄子。

这些天来,自己一直打听着宫里的动态,知道选秀必然是在春天,如今,已经是冬日,距离春天不过几个月。自己也知道,再过几日,他不要到江城去,打点年下的一些事情。

自己从瑞雪纷飞的冬日等到了桃花开放的时节,始终没有贤王府的消息,看来他没有向皇上求娶,只能等着宫里选秀。

哥哥曾经说,陛下虽然有心盈后宫,繁衍子嗣,可是,陛下毕竟如今年纪大了,更何况,晶体微皇子已经长大成人,如若这个时候选秀,怕让天下人笑话,只怕是,想要为几个皇子选妃也未可知。

选秀的日子定在了四月初二,这是历年来的老规矩。清明节,自己特意去郊外踏青,不过是散心心罢了。似乎如今许多事情已成定局。既然如此,也只能祈祷自己可以落选。

自己特意约了自己的闺中好友万家的小女儿映月去郊外踏青,由于年纪还小,再加上,映月的舅母乃是当今的德阳长公主的妯娌。

因此,早就打通了关节。她是不用选秀的,映月在很早的时候就许配给了淮安王的二子,虽然说如今还没有爵位,但是有功名也算是门当户对了。

映月,虽然说是文官的女儿,只是她平日里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舞刀弄剑。她的父母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由着她去了。

因为只有两个姑娘家,家里到底不放心,还找了几个家教和护院,跟着一同去了,虽然说男女有别,好在有两个嬷嬷和丫头们一起跟着。

三月天气正是好的,两个姑娘见面就说不完的私房话。自然说着说着,又说到了今年的选秀,说到了彼此的心上人。映月年纪虽然有些小,但是为人通透,很多事情上她也是知道的,再说如今也有15岁了。

“姐姐,你跟我说实话,你真的要进宫为妃子吗?当今天子,虽然是明君,可是不是跟我们的父亲差不多吗?”映月心直口快,看着我说着这样的话。

我心中一惊,这映月虽然是半个皇亲国戚,可是,也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如若让陛下知道了一个人问罪也就罢了,只怕也会连累到万家满吗?

“好妹妹,你快别胡说了,这种话怎么能说呢?当今陛下应武神段是对的,只是陛下的事情也不该是我们讨论的。”

我屏声屏气,不敢多话,从小到大,我就知道这孟家虽然富贵以及,夫兄都是战场上建功立业,可是很多事情并不能够多说一句,多走一步。

只是映月不依不饶,拉着我的手,笑着问道,好姐姐,你别的事情也就罢了,你请告诉我,你是不是真的有心上人了?如果是有的话,那你这个皇上真的甘心吗?”

映月的话,仿佛是一把尖刀,在我的心里重重的刺了一刀。虽然是阳春三月,可是我却觉得的从头到脚的冰凉,那种寒冷是我从来没有体会过的。

“我真的甘心吗?我不由自主地问自己是啊,我才碧玉年华。莫非一定要进宫。那么我的青春岂不是断送在这宫墙之中了?虽然说我满心欢喜,希望他能够使我终身幸福,毕竟就如那日雨里的斗笠,孩提的那一张风筝一样。

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看着映月迟迟不好开口,我总不能说我已是待选的秀女,却偏偏爱上了当今的贤王吧。

如果这话传出去,伤害到了自己的名节,还是小事一段伤害到了梦见,又或者让他受到了牵连,自己如何是好?

这么多天来,自己一直安慰自己,希望他能够给我自己一个说法,自己总认为他对于自己和对于别的姑娘是不一样的。

甚至也暗暗祈求陛下能把自己许配给他,自己是将门之女,其父是二等将军,又有工具在身。也不算是辱没了他,自己嫁给他,从容貌才情品性上也是可以的。

自己知道在宫里的女子大多都不容易,因此在闺中时刻意修德,希望能做一个温婉贤良的名声。毕竟这皇家的媳妇,虽然看似光鲜亮丽,实则并不容易。

但是,自己却为了他满身荆棘也不后悔。只是为了他幼年时的那一张蝴蝶风筝,只是为了雨里他这张普通的斗笠,自己甘之如饴。

对于映月的问话,自己不知道该怎么说,难道我真的有幸,或者说我真的不姓的要嫁给当今陛下了吗?当今天子虽是明君,可是,我似乎总有些不甘心。

我没有了赏春的兴致,悻悻的回到家中,关上绣房的门的哭了一场。只记得那天晚上我哭了好久,丫头在旁边又跪又求,我一直都没有开口。我娘急了,把我随身丫头阿蓉打了一顿,说她服侍我并不尽心,我终究觉得是我的任性,连累着别人,如若不是为了我的事你也不会挨打了。我扶着阿蓉,我亲自给她上药,听着她哭泣的样子,自己柔声安慰她,都是我害了你。

小丫头只是笑笑,然后道“”小姐是好心,我知道的,再说了,姑娘心里不舒服,我也明白。”

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一个懂自己的居然是自己长大的小丫头阿蓉。阿蓉从小跟我一起长大,她虽然不是家生子,可是,她出身清白。从小跟着我在一起,也跟着我一起上书房念书,习字绣花。我总说阿蓉虽然是丫头,比别人家的小姐还强。

阿蓉只是笑笑,然后信誓旦旦的对我说,我这一辈子只服侍小姐一个人,你的人我才不会听呢,我叹了一口气,然后你说有了夫君起泡不这么说了,每每这时,阿荣只是垂着眼眸,笑着对我说“小姐胡说,又笑话,奴婢呢。”然后跑开。

我心中很多委屈不知道从何说起,虽然知道孟家女儿总有一天是这个样子的。可是,我也明白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宫墙之内真的是好的吗?自己迷茫不安,还是擦干了眼泪。重新整理的妆容,转去上房给娘请安。”

我去娘房间的时候,娘正在酿桃花酒,娘虽然是是官家女儿,可是酿酒是出了名的好。就连当今的皇后两年也夸奖娘酿的桃花酒甜而不腻,青梅酒清爽可口。因此每每到了这个时候,娘总是酿了酒送到宫里,虽然说是小小心意,不过是臣下的一点儿意思吧。

娘看见我将,洗好的桃花放进盐水里浸好,又纷吩咐小丫头过一会子在拿出来风干。 看着娘如此娴熟地做酒,自己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打扰。可是,自己实在不愿意就这样憋在心里,难道自己真的一定要进宫吗?

“我是孟家的女儿一定要去选秀吗?我不想入宫为妃。”我说话的时候声音很小,似乎细弱蚊蝇,并没有人能够听到, 似乎只能听到小丫头淘洗桃花的水声。

娘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我,但是我知道此时此刻说什么已经晚了,我是孟家女儿,这似乎是我的责任,更何况,是官家已经有旨意下来。不可以被撂牌子可以落选。但是却不能不去。

很多人都看着我们光鲜亮丽,锦衣玉食。但是,只有我们自己明白,其实我们连自己的婚姻和幸福你做不了主。

就是我们的无奈和苦衷吧,娘只是拢了拢碎发,然后拿了小丫头递来的手巾,净了一下手,然后拉着我道“华儿,我知道你有很多事情并不甘心,可是怨只怨你是孟家的女儿。”

直到傍晚,我才回到书房。这是我绣楼里自己的书房。虽然说家中的外书房很好,但是我总觉得在这里才能得到安静和美好。

我随手翻了几本诗词,却没有看书的欲望,只是想着娘对自己说的话,又想着平生第一次跟娘发火,我质问娘为什么孟家女儿就一定要入宫为妃?

你要没有告诉我你能说什么话,只是一个人静静的流泪许久才说“华儿,前朝和后宫往往息息相关。你父兄在边关带兵,如今四海升平。当然也拍功高盖主,只有女儿进入后宫陛下才会安心。”

我站在廊下笑了笑,原来我只是一个棋子,无论我怎样,我注定是孟家的女儿,是宫里的人了。

从那时起,我便知道选秀一事已经迫在眉睫。我也明白,我根本没有什么反驳的机会和可能。此时我只是在想,我若是落选,他会不会向我求亲?

他用我虽然不是青梅竹马,但年少相识也算是知己。别人都说他清冷孤傲,只有自己明白,这皇宫之中原本就不是一个太热情的地方。他向来都是冷月,而自己却愿意做他的太阳。温暖他,照耀他。

选秀前的三天,我又一个人去了北城,还是那间寺庙,还是我与他相识的那棵树下?我静静的站着,总感觉会遇见他。

他果然来了,一身藏青色的衣衫,如深邃的大海,深不见底。他眉目清冽,我根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嫂嫂总是告诉我人会从眼神中看出心事,可是我却不知道楚华是怎么想的。

“王爷安好。”我站起身来,对他行礼。毕竟君臣有别,他是高高在上的贤王,我不过是待选秀女。

“孟家小姐,不必客气。听闻你要去选秀了。这一次我父皇日特意选了名门秀女,不过是希望充盈后宫。”他说话的时候语气很平静,看不出热任何情绪。自己低着头不敢直视他,只能看到他漆黑如墨的靴子,还有他那腰间的九龙玉佩。

“若华姿色平平,实在不配进宫侍奉。”我鼓足勇气还是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希望他能明白,我不是不想进攻宫。我只是不愿意嫁给当今陛下。

他久久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站着,然后道“父皇的心思我不知道。你钟灵毓秀,倾城倾国,想必,必然能得我父皇喜欢。”

他说,我钟灵毓秀,无论是不是奉承我,心中还是觉得欢喜。这是他第一次夸奖我。心下有些激动,弱弱的问了一句。

“在王爷心里,若华如何?”他似乎被我问住了,看你不说话,我胆大地抬起头。就看到了他平静无波的眼眸。我瞬间明白了,他与我原本只是过客。

“若华告退,王爷保重吧。”我知道一切已成定局,无论我能不能成为皇上的妃子。我与他今生注定没有任何结果。

我带着阿蓉离开,阿蓉有些替我委屈,但是,也不好说什么,只是静静的抓着我的手,让我的身子不能倒下去。

毕竟,这三日里没有好好吃饭,我希望身子孱弱,脸色不好,那日,我便可以落选。如今,却觉得无所谓了。

“我父皇最不喜欢碧青色。”这是他与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选秀那日我特意选择了碧青色衣裙,希望可以因此落选。却没有想到皇上在众多花红柳绿中第一个见到了我。说我清新别致,别有情韵,就这样,我成为了皇上的贵人。

后来又成为了嫔,进宫不过两年,我并被封为淑妃。其实我心里清楚,不过是为了制衡孟家的势力罢了。

如今的陛下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我成了他身边的宠妃,但是,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并不是陛下真正的女人。皇上并没有宠幸于我。

他给我尊荣,给我荣耀,给我听下女子都想要得到的富贵。却唯独不能给我爱,不能给我我情,我是他的妃子,在别人看来风光无限,其实他偷偷的告诉过我。我是个好女孩。其实原本不该属于这里,只可惜我是孟家的女儿。

第一次我觉得孟家是我一辈子都难以逃脱的加速,我曾经引以为傲的父母家族。如今却成了我禁锢我的牢笼。

皇上让我住在碧霞宫中,原因也是因为我最爱碧青色。其实哪里如此,我分明最明艳的桃红。只是我是孟家女儿,我必须喜欢碧青色。因为陛下喜欢。

陛下的荣宠,既是恩赐,也是枷锁。当然,很快我成为了众矢之的。好在陛下护着我。那一天,我穿过御花园长长的回廊,看到了一个松花色的男子,是他,当今的贤王,我有些欢喜,但是,我明白我与他早就错过了。

我看着他静静地朝我走来,风流俊雅,只是此时他身边还有一位桃红色交领襦裙的女子,明朗大方,如同夏日里盛开的海棠。

他笑语晏晏,看着那个如海棠一般的女子,眼里是自己从没见过的温柔。他带着女子走来,对我郑重行礼“儿臣见过淑母妃,淑母妃安好!”

一声母妃,把我和他的距离拉的越来越远。我静静地看着他,似乎又回到了我的孩提时代,只是,如今,我是他父亲的女人了。

“贤王有礼了,如今看你和王妃如此恩爱,本宫也很欣慰。”我的双手冰凉,涂着红色寇丹的指甲狠狠的嵌在肉里,微疼的感觉让我清醒了很多。

我知道他们新婚燕尔,是进宫来给陛下请安的,我笑笑只说还要回宫有事,便转身离开。他带着王妃,对我行了一礼。

从那以后,我没有见过他,被陛下派到了边陲带兵,他走的那天,我看着花园里的海棠静静地坐了两个时辰。

陛下的病越来越重,太子病逝后,朝局动荡,如今能堪重用的只有在边陲带兵的你,我虽然深居后宫,但是,从父兄的口里知道了如今的情况,你回来了,在陛下弥留之际,你回来了。离开京城两年,你越发沉静内敛,眉宇间多了几分哀愁,我只能隔着珠帘远远的看一眼。

陛下就这样去了,贤王楚桦成为了新帝,登基之初,力排众议,并没有让我出家为陛下守节。反而,说孟家有功,我被封为太妃,尽管,我只有22岁。

我成了楚王朝最年轻的太妃,听着宫外的歌舞丝弦,我明白,这一切与我无关,但是,我清楚我的余生注定要在这碧瓦红墙里度过了,唯一庆幸的,就是这里有他,他也许是我这一生最后的欢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