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阅读,却大都忘记了,阅读的意义何在?

大家好!我是白水,或是煮面!

1

作为一名学生(如今本职工作),读了多年的教科书,似乎正在努力成为一个教科书级的人物,当然也读了大量的课外书,似乎也印证了标题,大都忘记了。

本人实属一名阅读爱好者!(附:大一上学期书单)现在和大家谈一谈我的感受!


每周一篇刚刚好!

2

很多人都看书,很多人也都喜欢看书。

谈论书籍好处的名人名言,一说一大推。

像什么: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说的。

或许你还没读书的时候就先听过这句话了,进步所包括的面太广太广,致使这句名言是那么的具有包容性,使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读书的一份功劳。

可读书不像劳动:你扫地——地就会变得干净;

不像喝水:你喝了——水就会变少,同时你的干渴感也会减少。

那阅读像什么呢?

引用一下Quora上,问题"What's the purPOSe Of reading"下的高票答案:When丨was a child丨ate a《ot of food. Most of it is long gone and forgotten, but certainly some Of it became my very bones and flesh.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每天要吃很多东西。其中大部分都离开了我的身体,而留下的却成为了我身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阅读:你做不会立即出效果;你做不一定出效果。

3

阅读产生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那为什么又说,阅读不一定产生效果?

叔本华层说:“如果一个人几乎整天大量阅读,空闲的时间则只稍作不动脑筋的消遣,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一个总是骑在马背上的人,最终丧失走路的能力一样。许多学究就遭遇到这种情形,他们其实是把自己读蠢了。”

阅读的魅力不单单是随着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更是在喜怒哀乐后超脱一切去评判,去感悟;

不单是记在脑中——在合适的场合说出来以示炫耀,更是领会贯通,举一反三。

一本书的意义,是由读者和作者共同完成的,读书不是听讲,而是对话。

4

写在最后:

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另请高明,和它对质。

对世间的一切事物报以虚无的态度其实是轻松的,真正困难的是如何勇敢地介入其中。

阅读,值得我们拥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