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06年,莎莎一岁,她的母亲去世了。
2009年,四岁时,莎莎在家里的门上用粉笔写下了自己的梦想——我想当钢琴家、舞蹈家、老师和科学家。
2014年7月,莎莎被确诊为艾滋病。
2015年4月,父亲因患艾滋病去世后,莎莎得病的消息不胫而走。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两次被其他同学家长“赶”出校园。她所在的小学开了一场家长会。主题是,莎莎应不应该继续留在学校读书。莎莎站在爷爷旁边,怔怔地听家长们说她的病,讲蚊子叮咬,讲血液传播。这些,她都听不懂,但最后还是被家长的一声呵斥吓哭了。
有家长瞪着她说:“你不能在这里读书!”
从那个时刻开始,她感觉到孤单。“大家都怕我,无论做什么,我都是一个人。”这个敏感的女孩觉察出了一切。莎莎最好的两个朋友,也渐渐疏远了她。没有人陪她玩了。
最终,她只能待在家里,等待校长每周一次送课上门——这几乎是她与外界的唯一联系。
在家里,她也感觉到被隔绝——奶奶为她准备了单独的碗筷、杯子、脸盆和水桶。每晚,她只能抱着一只毛绒玩具熊睡觉。
第一次看到这些东西时,她跟奶奶生气,“别人怕我,连你们也这样。”哭累了,奶奶跟她解释,她有传染病,没有办法。
02
四川南充,艾滋病男童坤坤给检测出有艾滋病,遭到200名村民联名驱逐,这里面包括他爷爷。后虽受到媒体报道,成功入学一所学校,但是该学校却出现不少的学生要求转学,该班的学生甚至很多没来上课。
03
丽丽,一样患病。爸爸爷爷陆续死去,妈妈离开了家庭远走,现在就剩下9岁的丽丽和奶奶在一起贫困的活着。她们对别的村民来说,似乎是一种“恶魔”,没有敢靠近她们。
丽丽书包里都是药,每天早晨6点45分吃一次,晚上6点45分吃一次,不能晚也不能早,必须准时。她很懂事,学校离奶奶家不远,每天上下想都自己去。回到家还会帮奶奶做点家务活。
“我以后想考大学,考杭州的大学。”莉莉说。
但医生说她很难活过20岁。
04
莎莎、坤坤和丽丽都患有有艾滋病,她只是全国8000多例艾滋病儿童中的一个。而她的孤独、寂寞、压抑和小小的不甘,被却是艾滋病儿童所共有的。众多的“莎莎们”被排挤、被孤立、被歧视,甚至被驱逐出家门。
人们谈“艾"色变,似乎艾滋病三个字代表了邪恶、肮脏和龌龊。
对个人而言,疾病不仅仅是一个生物过程,而且还是一段经历,它很可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对人的整个一生都有影响。艾滋病儿童们在天真的童年中所遭受的经历,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甚至影响他们的人格发展。
疾病有时候不仅仅袭击单独的个人,而且还袭击整个群体。在艾滋病上,可以说是表现方式不同,一个人罹患艾滋病,除了在生物意义上的传播危害,还有无形的精神上的传播,而这种传播是潜移默化的,表现在患者周围的人、所处的环境和整个社会对患者的不良态度。
所以说,艾滋病的危害不仅仅在于他的传播速度和无法治愈的生物学意义,还在于它对人们内心的改变和扭曲。
就像这些艾滋病儿童,通过母婴传播的方式无辜罹患疾病,艾滋病对于他们来说,仅仅是一种疾病,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然而,他们却替成人们,承担了艾滋病带来的非议、冷漠和歧视。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中,过早的刻入了成人世界的灰暗和险恶,他人的歧视,就是在他们心里刻字的刀。
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就业、医疗、社会治安等诸多问题。减少人们对艾滋病的误解,努力消除歧视,迫在眉睫。
希望艾滋病儿童能够拥有一个平凡普通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