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七色,融为一白(41)

读《叶嘉莹说汉魏朝诗》笔记

太阳光是简单的白色光,但实际上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结合而成。在摄影上,闪光灯都是模拟日光,越近似日光的闪光灯光线越优秀。看似简单的日光却是复杂无比,是最美的光,也最不容易模拟。“日光七色,融为一白”,恰好可以用来形容陶诗。

陶渊明是个生活物质贫穷的人,但却是个精神强大的人。前天我就读完陶渊明的整个章节,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陶渊明为什么能够不受生活贫穷所困,在精神生活上可以有所寄托和依赖?在我们这个消费时代,为什么我总是停不下来买买买的节奏,总想占有一些所谓的好物?究竟陶渊明的精神力量来自哪里?

《咏贫士》是陶渊明向古人之中寻找支持力量的尝试,在古人中他找到了那些“固穷”的知音。

陶渊明的《饮酒诗》考虑的是隐和仕的问题;《杂诗》讲的是人生短暂无常;《拟古》则是涉及对人世沧桑、兴亡易代的悲慨,在《咏贫士》中寻找精神力量。他曾说“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叶先生对陶潜评价甚高,她说不少人认为陶渊明的作品中,《归去来兮辞》是最好的一篇,在叶先生看来,在中国所有作家中,只有陶渊明一个人没有一篇作品不好,即使李杜都不免有虚浮的诗篇。她还说,《诗经》之后,汉魏两晋之间虽然也有一些作者写四言诗,其中写的最好的就数曹操和陶渊明。

陶渊明一方面继承了前人的艺术成就,一方面又有自己的开拓。


以前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只是感叹世外桃源,透过叶先生对陶渊明个性、背景、诗文的讲解,才体会到《桃花源记》中陶渊明的忧伤在最后一句“后遂无人问津”。一个美丽的理想,不管实现起来有多难,只要有人在努力,就有实现的希望。但如果连尝试的人都没有了,人类就没有希望了。

陶渊明部分完结。

明年会安排时间读《陶渊明文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