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带领两岁多的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式阅读了《妈妈心,妈妈树》的绘本。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去体悟:有时,就算妈妈不能陪在我们身旁,可妈妈的爱依然是伴随着我们,妈妈的心是牵挂着我们的,妈妈对我们的爱无处不在。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所以昨晚与今日又重新拜读了好几遍。里面有两个故事,一个故事就是小苹果妈妈如何智慧的帮助她降低分离焦虑,协助她快速去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做一个智慧的妈妈真的很不易。众所周知去上幼儿园的孩子们几乎都是要经历一段撕心裂肺的过程才慢慢的去适应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陌生的集体生活。面对孩子们的分离焦虑,有的家长咬着牙、硬着头皮送孩子们上学,因为他们觉得上幼儿园反正孩子都是要哭闹的;有的家长见孩子哭,在幼儿园的门口难舍难分,看着孩子被老师抱走的背影潸然泪下;有的家长比孩子先崩溃,直接不送孩子上学了,等孩子再大些、再大些去上学......而所有人忘却了:面对孩子的这种情况是可以找方法去解决的。不是硬着心肠任由孩子撕心裂肺的哭,也不是遇到困难就退却。因为我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就会影响孩子面对困难时如何思考和如何去解决。父母是否合格,我们从未有过一次的考核,父母是否优秀也因人而异,因为没有统一的审核标准。孩子出生没有附带任何的养育说明,可是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学习和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成长特点,因为养育孩子不是一项实验,孩子成长的路上容不得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为了自己少留遗憾,给孩子成长路上少留遗憾,谈不上要去做一个多么智慧的家长,可至少能让自己变为一个爱学习者。
《妈妈心,妈妈树》绘本里还有另外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叫阿志的男孩总是去抢别人的妈妈心,今天抢了这个小朋友的,老师温柔的去沟通后还给了被抢的小朋友,明天又抢那个的,这样的方式总是不断上演。有一次阿志大声的冲老师喊:“我讨厌你,我讨厌妈妈心......”真庆幸阿志有一个好老师,不仅宽容的去面对他这种重复上演的“坏行为”,还积极想办法来帮助阿志,最后爸爸缝制了一颗“妈妈心”让阿志享受到了快乐,也不再去抢别人的妈妈心......
我们身边常常有一些熊孩子,他们的行为令人发指。邻居不喜欢、老师们不喜欢、小伙伴不喜欢、甚至自己的爸爸妈妈也不喜欢。可是熊孩子从来不是天生的,行为的背后总是有原因的。我始终坚信:用足够的爱、无条件的去爱,熊孩子一定也能变为天使。不过,关键是“爱”要有方法。
文末,我将以方素珍老师的这段话来结束今日的分享。
“妈妈心”
代表关心和爱心,
一直在我们身边爱我们的那个人,
不论他是谁,
他的关心和爱心,
就是“妈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