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也是喜欢抱怨的人,抱怨领导安排工作太多,总爱挑毛病;抱怨头同事不思进取,做事不认真;抱怨老公不做家务,孩子不好好学习。
还给自己一个理由,工作生活如此辛苦,抱怨几句,发泄一下,还会好好工作,管好孩子,顾好家庭。要不内向的我怎么疏通压抑的情绪呢?
有所改变是近两三年。孩子叛逆,工作到了瓶颈期,不顺心的事接踵而至,防不胜防。抱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给人留下了爱抱怨、小肚鸡肠、不思进取的印象。
从此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过多的与人接触,不主动与人交谈,不停的质问煎熬的内心,我做错了什么?如何才能摆脱困境?书籍改变了我。
第一类改变我的是国学类书籍。因为不与人交流,焦虑造成失眠,让我有时间听书、看书。无数次夜深人静时,听着国学入门、道德经、论语入睡。“使民以时”让我学会了工作中集团活动事项尽量安排在大家不是太忙的时候,减少阻力,也让我有换位思考,更多的体谅与宽容。“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告诉我每天进步一点点,不停止脚步。渐渐的少了尖酸刻薄,多了宽容柔和,自己的心态好了不少。
第二类改变我的书籍是亲子关系类的。《接纳力》让我懂得了接纳孩子,接纳自己,很喜欢里面的“我若安好,便是晴天”。为了改变与孩子关系,我还参加了《论语》亲子共读,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要求自己做到说好话,温暖的对家人,不要刻意要求家人改变。”,还有家庭中夫妻和睦是最重要的。我就试着去做,尽量的多做点家务,保持干净家庭环境,对孩子、对老公说话和气一点,有什么问题都好好说话,尽量不带情绪。带来的变化是孩子有问题主动给我说,夫妻之间减少了争执,家里的气氛温馨了许多。
第三类是个人成长类的。最初的目的是想让孩子有更积极的心态,更好的方法学习成长。可是上高中的孩子哪会听我的,课程也确实紧,没事看。自己看吧,希望我的努力能带来他一点点的改变。于是时间管理类、励志类、学习方法类,有时间只管学习、实践。我学到了不少,目标管理、清单管理、番茄工作法、时间记录、思维导图等运用到工作学习中,工作起来条例清晰,出错率低,自制的科室工作职责流程表能更快的让同事上手新的工作内容;日工作管理清单管理日常工作,起到计划、总结、检视功能;工作效率明显提升,现在我只能坐在办公室悄悄看书,因为同事说我好像总是很清闲,事情不多,其实是提前做好计划,按时执行,工作起来更有条理,更有序而已。不出现上班不知道该干什么,下班领导要材料要加班干的情况。只要说日常工作,我都会提前安排好,很少出现加班的情况。年龄大了,下班都已精疲力尽,实在不想加班。
第四类是心灵成长类的。国学也算是心灵成长类的一部分。对我而言,接纳自己不完美让自己少了很多内疚与不安;《零极限》让我学会清理,“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包含着爱与包容的四句话,在我无助、无奈时带来了希望与安宁。《秘密》让我相信心想事成,“存善心,说善言,做善事。”包含着心想事成的秘密和幸福的智慧,“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古人总结的智慧,五福就含好德。要想幸福,行善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