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 艾略特·阿伦森 ⏎

社会心理学的四个观点:


❶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里有一段话:“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社会情境的影响,将人的行为归结为个人内部的动机、态度等因素,这种偏差在心理学有个术语,叫做“基本归因错误”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社会情境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可能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即使是一个正常的人,在特定的情境下,也可能会做出令人惊讶的行为。


比如,当自己拥有权力时,当周围的人建立了权威时,还有从众的心理,都会让人做出正常状态下自己不会做的事


❷人类存在许多认知偏差,我们的思维比自己想象得更保守


人类其实是“认知吝啬者”:因为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有限,我们并不会理性分析全部信息,再做出最优的判断,而是会找捷径,依赖于直觉偏见,做出一个说得过去的决策


人类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们并不会理性分析全部信息,而是会找捷径,依赖于直觉偏见,做出一个说得过去的决策。


这种倾向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思维比自己想象得更保守,倾向于维护现有的知识、信念、态度和偏见。所以,人们的认知会出现各种偏差,比如证实偏差、事后聪明偏差等


❸许多时候态度不是行为的原因,而是对于行为的事后解释


许多时候态度不是行为的原因,而是对行为的事后解释。心理学上管这个现象叫做认知失调,就是说,我们首先做出了某种行为,再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认为自己的是合乎逻辑的、合理的,是反映了我们的态度的。出现这种认知失调,往往是因为人同时拥有心理上不一致的两种认知,比如矛盾的想法、态度、信念、意见,因为这种认知失调让我们感到不愉快,于是人们就会有意化解这种冲突的状态。不过利用这个原理,倒是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像减肥这样的困难目标


❹如果想要拉近和一个人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可能是让他帮你的忙


许多时候人际关系的破冰并不需要蛮干,而是可以利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让别人帮忙反而会拉近你们的距离


微博:@柚柚多桃       每天分享一本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作者 艾略特·阿伦森,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在科学研究之外,他还热心于心理学的教学和科普工作,是美国心理...
    羽安阅读 5,929评论 0 0
  • 今天是赏花的日子 不适合画画, 也不适合写字 也许只适合诵诗。 紫藤在清冷中透出禅意, 那一定是法常的手笔 虞美人...
    天狼星之楚天牧歌阅读 11,081评论 169 218
  • 从古至今爱情是我们之间讨论最多的话题,你爱我,我爱他,他爱她,终究这是一段爱而不得的感情,会令人唏嘘不已且又不得不...
    阿俊xi阅读 3,405评论 0 0
  • 月到中秋分外圆,阖家欢聚的团圆佳节,自然少不了最应景的月饼。可是,如果家人患有糖尿病,对于传统月饼也只能望洋兴叹,...
    山水百味阅读 3,919评论 0 4
  • 大门口的小姑娘, 我第一次走过你身旁。 你可爱的脸上, 没有哪怕一丝忧伤, 眼波流转眉笑弯弯。 清晨的阳光照迎着你...
    雪夜等风来阅读 2,695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