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剽悍晨读】妈妈必修技能

继上次斯宾塞.约翰逊的《好爸爸一分钟》,姊妹篇出来了,《好妈妈的一分钟》。看来两书在手,即当爸又当妈的梦想便可实现啦,哈哈。

观点一:积极的双向沟通

妈妈常见的两种教育方式:一、独裁;二、纵容。独裁是父母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不管孩子的想法。纵容则是将天平偏向孩子一方,基本都按照孩子自己的意愿去做。独裁和纵容都是天平失去平衡的表现。

长远看,独裁的父母都比较强势,教育的孩子,容易形成两个偏激的性格。一、性格温和的孩子,容易失去自己的想法、判断,以父母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判断标准,比较依赖于父母,性格容易优柔寡断。二、性格刚烈的孩子,容易叛逆,因为他想突破父母的束缚,找到自己,但是再独裁下找自己谈何容易。

纵容,大致就往溺爱的方向走去了,溺爱的后果也会让父母自食其果。还有一种教育方式便是,独裁和纵容交叉。

我想现在妈宝男、妈宝女这么多,和妈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也是分不开的。

做到两点:把决定背后的想法告诉孩子;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第一点、把决定背后的想法告诉孩子:

一说到孩子,可能自己的话就不知不觉多了起来。有时,我做一些事会和学生商量,会告诉他们,我为什么这么做。比如,今天我要加作业,以往都做半面卷子,今天要做一整张,我会告诉他们:“临近期末,老师知道你们作业多,这张是往年期末试卷,一次做完效果更好,你可以把握时间去做题,不拖拉,四十分钟可以做完的。我希望你们一下子能做完,不过要是作业太多,课代表可以自行减一些题。”这样说来,学生容易接受一些。至于效果嘛,哈哈,今天才布置的,明天才能看见。但是一般,学生不会发出“吁~”的怪声。

第二点、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A老师给一个三次没改错的学生本子上批了一句:你什么时候会改错了,我再改你作业。这个孩子在批语后面歪歪扭扭写了句:永远不会。然后接下来几天,学生继续不该错, A老师每次特意看看他作业,没有改错。我去问那个孩子的时候,他是什么也不说。但是随着聊天,我发现他有一些小情绪在心里。原来,是A老师当面批评他,他觉得自己没面子了。有时候孩子有情绪,却说不出口,他不知道怎么表达,于是就用最恼人的话攻击别人,发泄自己的情绪,也保护自己。当他能顺利表达自己的不满,甚至还能和老师沟通的话,那真的是成熟很多。我想生活中,我们很少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直接自己去判断,因为只想快点解决问题。所以不妨,慢一点,听听孩子的想法。

观点二: 让孩子学会自律

这点我想挺难的,很多时候孩子和家长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家长在时很乖巧听话,写作业,家长不在时,打开电视、电脑,一直玩。让孩子学会自控,比学会知识点重要太多。如果高中生都可以学会,我想就不会有那么多到大学,完全放飞自我,一塌糊涂的迷茫学生了。

学会自律这个没想好,要写些什么,因为我自己的自律压根不在线,更不能升级打怪。比如,对于早起这个恶魔,我就是他的手下败将……

观点三: 抓住教育时机

时机时机!教育恰到好处,就可以事半功倍,三个时机:一、孩子做好事时,孩子更容易接受夸赞和指正;二、对某个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时,需要有人给这把小火苗,加点柴火进去。三、进入一个新阶段时,新的阶段开始,家长积极参与进来。

我想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最简单成为的角色,不需要考个合格证,没有培训,单纯从父辈、旁人中习得。可是这个角色是多么重要,从婴儿期——幼儿期,童年——少年——青年,这些阶段都需要父母的正确指导。再不是吃饱穿暖,让孩子随风长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