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记得什么时候看过这样一句话“努力不一定有收获,但不努力就一定没有收获”,那时候还不是很坚信这个道理,可能是因为骨子里的叛逆因素作祟吧。隐约记得高一的时候那时候在一个很普通的班级里,却依然想着要进入班上的前几名,因为当时特别喜欢那个班主任,也想让父母开心一点,所以想努力表现好一点,让她也更喜欢我,于是很努力的学习,虽然也不曾挑灯夜战过,但是相对而言,已经算是特别努力的那种了,所以最后也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老师的喜欢,父母的开心,自己的喜悦,以及最后文理分科后进入文科重点班的名额(虽然当时并不那么想进)。再后来进入重点班之后,也是因为不愿意过于屈居他人之后,也是很努力的,只不过在数学上的努力成效并不突出而已,直到高考也没有较大的改善,那时候蛮心思的都在咆哮着“你看,努力了不也是没有用嘛”,内心充满悲凉感,开始不相信所谓的努力就有收获,也不怎么相信所谓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后来上了大学之后,虽然算不上节节课都听,但也不至于频繁逃课从不听课,记得大一那一年的高数,教课的是个毕业于湖大的博士,还是个女的,其实她的课讲得真的非常不错,但是由于天生对数学的不喜欢,便导致她的课上听过课的次数屈指可数,知道期末考试的时候才知道错了,试卷上的题并不难可是就是不会写,绞尽脑汁都动不了笔,毫不意外地“华丽”的挂掉了这一门课,以一个想不到的分数——39分,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自己怎么可以这么弱,于是也就有了大学里最后悔的一件事,大学考试挂科了,算是这么大以来为数不多的觉得耻辱的事,都说“大学挂科才算是完整的大学”,只能说这踏马都是放屁,真正应该是“不挂科的大学才是完整的大学”。其实仔细回想起来,大一大二这一两年里,真正谈得上努力去学了的课真的都没有超过五门,这也是导致绩点一直处于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位置。这也充分的证明了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有收获。
再说件小事吧,大二下的时候有一次英语课上布置了一个作文,是在网上写的,可以任意修改次数不限,从开始写直到时间结束大概也就一个星期左右吧,改了79次,每次改都在想应该用怎样一个合适的词去换掉另一个单词,或者是怎样让英文意思表达的得更贴切更深刻,于是就是这样反复修改,得到了当时的整个年级的英语作文较高分,也很意外的可以和其它两个英语专业的学姐(自己本身不是英语专业)一起代表本校去参加省级的比赛,并且最后获得了二等奖,这于我而言也算是一个有努力就有收获的例子了吧。
到了大三之后,算是幡然醒悟吧,觉得自己不能再像大一大二那样,只要过了60分就谢天谢地了,也不能再上课不听课,小考小玩,大考大玩,不考玩得飞起,于是这一年里,我觉得自己算是有了很大的突破了,虽然也并不是每节课都听,但至少听了的都是认认真真的听进去了的,特别是感兴趣的课听得是尤为认真的。进入期末复习的阶段时也是做到了认真复习,晚上睡觉时在回忆知识点,早上迷迷糊糊醒来时也是知识点,在图书馆复习时也不会一坐下来就是掏出手机玩来玩去……于是终于有了进步,绩点从2打头变成了3打头,班级排名也从30左右走向了15,那种进不感真的特别令人开心,虽然在大学大家都说学习成绩并不那么重要,但是当你真正在学习上有进步的时候,你真的还是会开心。
记得大三下要开学的时候,和老乡一起来的,刚刚就说到了绩点的事,至今仍然记得她说的话“我当时看绩点时最先看的是我的嘛,然后我就开始找你的,一直以为你在我前后,后来才发现你竟然在那么前面,我都不敢相信”。我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也不想去过多揣测是什么意思,便把它当成是一种认可,是啊,一直停留在成绩单的后面位置的我也有机会进入前面了,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不是吗?于是又再一次的认可了“努力不一定会有收获,但是不努力一定没有收获”。
最后想说的是真的不是每一份努力都会有所收获,但只要你调整好心态,一直坚持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你今天付出的,未来会加倍补偿你,未来繁花似锦,还在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