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种极端。
为什么?因为我们珍惜地使用注意力最终目标是为了获得成长,可是成长,恰恰需要拓展和加深现有的能力圈。
不少人误以为只要不关心身边人和窗外事就是专注于自己,其实也错了。
不关心窗外事 ≠ 提升了自己。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更要看这些放在自己身上的注意力,都拿去干了什么?是去消遣还是真的有提升自己?看书而不行动是提升自己吗?也不是吧。
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也珍惜自己的注意力,不太关注无关的人的事情,喜欢看书。
但是我的看书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大的提升,因为自己的行为并没有什么改变,学到的新东西也并没有运用上来,产出能力也没有提升,我也还是原来的我。
那么在把注意力收回来,甚至是用在所谓看书这种似乎还比较正道的用途上,和最终的自己成长之间,还是有一截差距的。
这种差距到底是什么呢?
我的思考是,有没有跳出舒适圈,有没有刻意练习,有没有输出。
另外,更重要的是,注意力收回来了,但是把注意力放在什么事情上?什么样的提升上?是为了博取外在名利的提升,还是为了自己内心动机的提升?这其中也是有区别的。
我现阶段是觉得:
- 要把注意力收回来
- 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提升产出的能力上,刻意练习
- 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内心动机的事情上
当你的注意力貌似被只和你相关的事情占有,甚至绑架的时候,你会像上面那个朋友一样,全部的时间(这里应该是注意力,你看,其实不少人还是没有消化好注意力是最宝贵财富这个观点)花费在工作,休息,陪伴爱人,剩下的一小部分碎片时间留给了和自我提升与成长相关的事情。
而这也是我们之后会好好帮助大家解决的:同样的一份时间,同样不得已的打工做事,为什么人和人会在一段时间后显现出差距,有人就能获得更多的成长。
但现阶段,我只希望大家注意到,这种冷淡地只关注自己,是很有可能伤害到未来成长机会的。
其实我也是像他一样,感觉时间被绑架了。
但是换个角度来想,我是在工作上花费了非常大的时间,但是我的注意力在哪里?
其实完全没在工作上。天天想着我讨厌这份工作,我要离开。但是自己又并没有做什么实质上能帮助自己离开这份工作的事。于是一边妥协一边纠结一边厌恶着。想到工作我的脑子里只有我讨厌讨厌讨厌而已。
没错我是有大把时间花在工作上了,但是我的大把注意力就放在了这种厌恶工作和自我厌恶上了,虽说一直在上班,本质上是在浪费时间。
另外,同样是上班,为什么有人成长得更快?比如李欧经理。
想一想,我耗费在上班的时间上少吗?其实也不少,这么多的加班,这么多的时间。
但是我知道他的心力,他的注意力真的是放在自我成长和提升上的。而且他也不计较那么多的功名,不势力,甚至是无私奉献,但是他能力真的在飞速成长,这种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方式也很让人欣赏,反而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感觉他是一个有些内向甚至害羞的男孩子,但是学霸指数真的超高,而且是真的把知识化作了生产力的人。这样的人,真的让人觉得,无论在哪里,都会发展得很好。
真的该反思自己,同样上了这么久的班,我的注意力到底放在了什么上面了。现在觉得真的继续工作的话,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了。
只关注自己,反而会伤害到未来的成长。
这一点其实我之前有点不解,不是说不要管别人的闲事吗。
不过,现在的理解是,
在团体、社群中,我汲取了很多养分。一个人做不到的事情,借助大家的力量就会产生意向不到的火花,做出意想不到的东西。
在给与中,我也获得了更多。无论是分享自己的经验,还是给别人鼓励,或者是一个小小红包,我常觉得付出后反而让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东西。
我自己认识的优秀的人,常常也是那种懂得分享,喜欢帮助别人,待人也温暖的人。
虽然这部分我暂时还有些不太理解的地方,不过我觉得与人的连接,常常会有1+1>2的效果。好的伙伴常常也是互相促进的。因为我们俩并不是竞争关系的零和游戏,反而是共同产生了更多更棒的东西,生产力变得更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