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1日至25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第八届教育行走教师公益研修夏令营活动,几天下来,见识了全国各地教育同行的风采,开阔了眼界,刷新了认知,提升了境界,充满了感动。总被无数老师的坚持坚守及对教育的无限热爱、对读书的无限迷恋、对写作的无限坚持所感动。
台上老师们的每一场分享和发言都体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贴近实际的教育思维,做好身边的教育需要高瞻远瞩的精神引领,更需要贴近教育实际的实践激励与鼓舞。
最令我感动的是7月24下午的一位分享者:刘霞辉老师,她是来自于湖南省怀化市溆浦三江镇的一位乡村教师。
她之所以能打动我,并不是她有多么的优秀,也不是她的演讲水平有多么的高超,而是她分享中的某些点与我产生了共鸣,我想这才是最关键的,这或许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同频或共鸣吧!
她真正打动我的地方有以下几个点:
第一方面是她的勇气。当听到她说今年才只有五年的教育经历时,我觉得她背后一定有故事,后来经过几天的交流也证实了我当初的猜想。
第二方面是她的热情。一个31岁才转行做老师的二孩妈妈,对山区教育的坚守与热爱,对自己的学生视若己出。这点跟自己前两年的支教经历产生了共鸣,没有真正在山区任教的经历,是很难体会到农村教育的艰辛的。
第三方面是她的坚持。她每个月坚持给自己的寄宿留守儿童们过集体生日,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做起来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做得那么好,坚持了那么久,这需要多大、多深的教育情怀,对学生是有多么的热爱才能做到的事情。
第四方面是她的全能担当。当我听到她既教六年级语文又教九年级英语时,心里更是产生了无限的敬佩。因为我明白一个老师同时担任六九年级语文、英语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之大,尤其是她两科成绩都那么突出的时候,我的眼泪在眼角里打转。
其实,她上面的这些经历很多我都经历过,于是她的分享让我产生了共鸣,甚至可能比在场的其他老师更能体会到她对农村工作、对学生的热爱,更能体会到她的不容易。
除了以上四点,还有打动到我的是她对写作的坚持和热爱,当听到她这几年的教育随笔有150多万字的时候,眼角的泪水再次打转,除了敬佩之外,更多的是惭愧……所以有股无名的动力促使我有了一个坚定的想法:我一定要跟这位老师有更多更深入的交流,于是便在她分享结束后主动加了她的微信,并交流……
回首自己在农村的教育过往以及两年的“三区”支教经历,让我有一种强烈的写作欲望,我想把自己的支教故事写下来,像霞辉老师一样把每天的教学日常、学生故事、教育随笔等写下来。
每一个老师都是一本厚厚的书,如何书写属于自己的华章?需要目标、需要榜样、需要方法、需要坚持……
每一个老师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书,唯有坚持,笨鸟坚持飞,总能到达自己心中的彼岸。
所以,我给自己向未来下个订单,出一本属于自己的著作《我的支教故事》。加油!紧跟文质老师、小尘老师及其他老师的脚步,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