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你适度疯狂的东西,恰恰是治愈生活的良药

最近“文化体力”这个词在社交平台上悄然走红,不少网友晒出了自己的体力属性,一天逛两个展会、三个景区、四个书店,典型的“文化体力牛人”,也让有的人开始怀疑自己“有点虚”,希望给自己的“文化体力”充充电。

文化体力,是指追求带有自己喜欢的文化性质的行为、活动的力量。美国心理学会研究发现,当人们投入到热爱之事时,大脑会进入“心流”状态,这种沉浸其中的愉悦感能让抗压能力提升37%。所以文化体力牛人们整天活力四射,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从自己热爱的这些事情中汲取到能量。正如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所说:“能让你适度疯狂的东西,恰恰是治愈生活的良药。”所以,第一步,是找到热爱。

我们再来了解造成文化体力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心理空间变窄,家庭、事业、社交,生活的忙碌和压力挤占了内心太多的空间,以至于兴趣爱好逐渐没了位置;其次是源于孤独感,作家三毛说,没有了参与,热爱亦凋零,就是身边少了朋友。可以说,一个人文化体力变低了,并不完全是生理上的疲惫,更多的可能是内心深处的虚弱。

所以,如何保持或者提升“文化体力”呢?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找回童心”。在《十三邀》第七季,许知远采访了绘本作家蔡皋,虽已年近八十,但依然精神矍铄。蔡皋认为,小孩的视角最明亮纯粹,也最原始有力,他们会本能地对一件事产生兴趣。所以,当我们重温儿时的记忆,像孩子一样带着好奇心看世界,也真心地去寻找朋友,就能重新心怀热爱。一旦热爱回归,被生活偷走的文化体力就会悄悄回血。

“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只要是自己热爱的,请积极拥抱吧,因为它才是能量源,为我们充盈的精神空间提供养分。

——心悦娜子 2025.3.25 17:3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