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那些事
读完一本书,我总是习惯性地问自己,我收获了什么?哪些知识对我有帮助?
收获一:阅读是一件主动的事。要想让自己对某一本书感兴趣,首先得先让大脑感兴趣,也就是说要带着目的去读书。我们通过翻阅前言、目录、书评等,形成阅读问题,有了阅读的期待,大脑就会兴奋起来,从而促使我们去阅读,这点很关键,但容易被我们忽略。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参加了国际学校的深度语文研讨会,我们会对“深度学习”四个字非常感兴趣,在接下来的阅读、学习中只要一看到这四个字,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关注。我们会关注“深度语文”的发起人,购买他们的书籍去研究,关注他们的公众号去阅读。你关注了什么,你就能看到什么。知道了这个小窍门,我们就会和大脑进行更好的交流,从而啃读一些磨脑子的书籍,提升自己的阅读素养。
收获二:碎片化阅读。
在碎片化的时间内有目的地阅读,其核心是概念。步骤可以概括为:提炼——链接——融合。提炼,就是选择有价值的部分提炼出来;链接,和我们自己的经验产生关联,加上我们自己的标签和说明,这样做也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概念为我所用;融合,通过拆解提炼后的内容,创造属于自己的内容。我的理解就是用我们自己的知识理解新的概念,将其缝合的过程,也是深度学习的一种。新的知识、概念只有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为自己所用。简而化之,就是找到有价值的内容,去拆解、提炼出核心内容和知识体系,加工组合创新变成我们自己的这样一个过程。
如何能让自己的阅读虽大价值化?就是充分利用碎片时间,选出阅读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收获,从容充实。
收获三:快速阅读法。
如何能在30分钟读完一本书?30分钟的阅读质量高还是一个月的阅读质量高?决定这一因素是阅读的方法。如果方法得宜,30分钟的阅读质量比阅读一个月的质量还要高。快速阅读有诀窍,关键是五个步骤。
步骤一:提问(提问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你想从这本书里获得什么?读书要有目的。比如最近我读王崧舟老师的《王崧舟与诗意语文》,一直以来盘旋在我脑中的疑惑就是什么是“诗意语文”?怎么样也能让我的课堂有诗意?从这本书中我能收获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就可以开始阅读之旅了。
步骤二:预习。检索信息,了解需要及重点,这样便于我们分配好阅读的时间。
步骤三:扫读。我们一般要花10分钟的时间进行扫描,把目录里没有告诉我们的重点内容一起快速找出来,用彩笔或者关键词做好标记。你关注了什么就能看到什么。
步骤四:切重点。切重点不是把已经标记的重要内容再读一遍。任何阅读有输入和输出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配合一些工具,帮助阅读输出。
1、概念卡片。把重点概念做成卡片的形式收集起来。
2、九宫格。提3个问题,找九个概念解决。整本书的重点都在这一张纸上。
3、RIA便签读书法
R是阅读,速读找需要的精读。
I是引导。用自己的话重述有用的知识。
A是行动。A1是关联阅读的内容是以往自己的经验(我有过类似的经历吗?),通过反思自己的相关经验,让这个知识真的和自己有关。最好是那种失败的案例,这样容易产生强烈的反思。
A2是根据阅读的内容规划自己未来的行动(我还可以这样做?),让知识真的应用在自己的生命里。
九宫格和RIA便签法是局部跟整体的关系,九宫格是把整本书的关键内容全部摘录,所以如果你想阅读整本书的核心观念就用九宫格来呈现。RIA便签读书法是将书中的片段用便签的形式呈现,如果你想阅读一个点,可以用RIA阅读法。两种形式可以相互补充。用这种读书笔记的方式将书输出之后,你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五、复习。整理卡片成册,复习重点。也可以写读后感分享给大家。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方法,阅读有法才能更加高效。读书不是为了追求数量的积累,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的阅读视野。你从一本书中收获了什么,能否学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不做农夫山泉,我们不生产知识,只是知识的搬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