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是比较好吃的,这从我小时候的照片就可以看得出来。
据说我还躺在摇桶里那么大是,在别的小孩每次只喝半瓶奶粉的时候,我就已经每次能把一大奶瓶冲的牛奶喝的一滴不剩了。而我小时候阻止我哭闹的唯二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往我口里塞一个奶嘴,另一种方式是我叔叔拿着尿片跳舞。
小时候在乡下没什么好吃的东西,据说我最喜欢吃的就是肉包子。奶奶一直津津乐道到现在的“典故”就是又一次看到某个小朋友在吃肉包子,我就“不要脸”的凑上去问你的肉包子是哪买的,我也要叫我奶奶去买。
现在有很多80后回忆自己当年小时候在乡下如何如何,你们90后00后就没有那个“福气”体会,其实还好,我一直在农村,大多数东西即使没真正吃过也算是见过。最好吃且常见的是“茶片”,其实就是茶树的嫩叶子,每次打雷过后,痛痛快快的下一场雨,牵着牛去山上,随手一扔就去满山遍野的找“茶片”。吃“茶片”一定要吃打雷之后的,又大又厚,有种淡淡的苦味,苦味之后就是回甘的甜味。再次就是一种从地下挖的甘草的根,在泉水里洗干净,然后扔进嘴里嚼,很甜——我嫌弃它上面有泥巴洗不干净,而且那个泉水经常有水牛在那泡澡,所以吃的很少。然后还有一种荆棘的嫩枝,我们叫“热棍”,其实“热”就是“刺”的方言,所以也可以叫“刺棍”。外皮是红色的,外面长满了刺,摘一根嫩的,小心剥掉外皮和刺,露出绿莹莹的芯,就可以吃了——不过并没有什么味道。动物的话我们放牛的时候山上已经很少有野物了,之前还能看到野鸡野兔什么的,跑到地里来偷东西,有时候能看到邻村的人拿着土枪来打野鸡或野兔——躲在一把破伞后面,枪管从散的破口处伸出去,现在家里的老人还把那种破的伞叫做“打野鸡的伞”,虽然现在已经没有野鸡了。我没有抓到过野鸡,倒是抓到过几次野兔——有一次叔叔去放牛,把牛赶到一个半人高的沟里吃草,突然沟里窜出来一只特别大的野兔,被牛挡住了出不去,回头一看,叔叔站在沟的另一头,吓晕了过去,然后叔叔不费吹灰之力,拎回一只兔子,吃了好几天。
原来我记得村子里有很多果树的,桃树最多,不过属于那种青毛桃,很酸,据说吃多了身上长很多毛,不知道是真是假。还有李子树,桑树,芭蕉树也有两棵,不过一般芭蕉树都很高,摘不到,好像没看到有人吃到过。梨树有两棵,在后山,结的是沙梨,吃起来很有那种颗粒感,皮厚,个儿小,核大。最少见的是拐子树,结的是一种长条形的“拐子”,有点儿像拐杖,吃起来“结口”——就是一种涩味,有点甜,后来才知道它有一个挺好听的名字叫“枳椇”,据说属于中药的一种。
后来到了学校,放学回家本来有一条快点的路,当然也是属于从地头穿过,但是小伙伴们喜欢绕一条小路,那里长着一种很美味的食物,我们叫“小蒜”,其实应该就是属于野葱的一种,比现在的葱不知道香多少倍,采回来之后做蛋炒饭那是最妙的一种搭配,香味能传遍半个村子。
中学的时候日子过得很惨,一般别人跟我抱怨自己当年多么多么艰苦时,我就会跟他讲我初中时候吃的,然后煞有介事的回忆——其实,我虽然号称从小胖到大,但也是“瘦”过的,虽然,并没有。那个时候在学校吃食堂,食堂最开始还是延续了上世纪80年代的传统,交米换粮票,然后有些心思不正的家长就喜欢把一些陈米,糙米,发了霉的米充数,甚至听说为了少交一些米,往里头故意拌上一些小碎石头,或者干脆弄点水倒进去的,然后食堂的大师傅做饭也是个二把刀,或许是蒸饭的锅炉的问题吧,总之每天的饭总是半生不熟,最怕打到碗里是一个大饭团,外面是黄黑色的糊味,扒拉开,里头是一粒一粒的生米。碗里面的饭也并不“纯粹”,除了之前说的小碎石子,还有黑色,绿色,灰色的米,小虫子等,有时候还会夹杂一些碎木片(饭甑上脱落的),编织物,头发等,我吃到过一根半米长的红色塑料带。食堂旁边是一个个很小的“池塘”,或者说曾经是一个池塘吧,后来由于全校的垃圾都扔在那里,于是变成了一个露天的垃圾场,由于食堂里没有座椅,也不允许我们说把饭带到教室或宿舍去吃(路上有老师或值日生查碗里有没有东西),所以,一般一到饭店,垃圾场边就围满了吃饭的人,天上苍蝇乱飞,脚下就是各种神奇的东西,想想都觉得没有食欲。那时候流行带菜去学校,用玻璃罐装上家里做好的菜,带到学校来,一次带一个礼拜的——夏天天气太热的话就只能带三天的。我带的最多的就是肉炒的咸菜和豆豉,有时候也带一罐霉豆腐去调味。每次到了饭点,从玻璃罐里舀上两勺,放到饭盒里,然后去食堂打饭。由于怕坏,所以总是放很多的盐,在家上咸菜和豆豉本身就是腌制品,所以那种东西干吃特别咸,简直是齁死人,只能拌着五颜六色额的米饭吃。其实食堂是有卖菜的地方,但我一般宁可吃齁死人的咸菜也不想吃食堂的菜,毕竟从家里带的菜虽然不太新鲜,但油水味道还是很足的,而食堂的菜几乎是不放油,什么都是水煮,而且很“贵”——当然,贵是相对而言,譬如水煮包菜或白菜,一勺是五毛钱,嗯,半勺是汤,一勺稀面条也是五毛钱,有时候打到后面嫌面条太干,就直接拿开水瓶往菜盆里面倒凉开水,拿勺搅拌一下接着卖。最贵的菜是在水煮包菜里加了一点油豆腐,还有几块肥肉,卖一块钱。我一般如果吃完了家里带的菜,就花五毛钱买勺兑了水的面条拌饭吃,味道也还不错。因为在我家以前一般都是水煮白菜是用来煮泔水喂猪的,我小时候经常吃完晚饭就负责切一大盆烂白菜,或者萝卜什么的,第二天早上在大锅里煮了去喂猪,那个味道太像了,完全吃不下去。
就是在那个时候我才认识到了一种至今喜欢吃的食物——方便面。因为食堂里的饭根本吃不饱,所以每个礼拜总有那么一两次我是要去小卖部买泡面的,所以一直被周围的人当“土豪”看待,其实哪里,我只是用他们买辣条的钱攒起来去买泡面而已,如果真是土豪,我就顿顿吃泡面了,而不必像当时那样,只有考试考好或者被老师表扬了,才狠心奖励自己一碗泡面。泡面的水是小卖部提供的,用热得快烧一大桶水,大家排队接水泡面——有一次学校水管裂了,食堂打的米饭里有半碗是泥巴,真的是那种黄色的泥巴,实在吃不下。恰好我那天刚好考得很好,所以把泥巴饭象征的扒了几口,就倒掉去泡面,没想到那个热水也是泥水,所以我就吃了一碗泥水泡的面——小卖部的大叔还好心的在那里喊着提醒大家,不要喝汤。正是因为这种奖励机制,在我初三成绩突飞猛进时,泡面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喜欢吃泡面,也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我喜欢吃泡面,于是,有一年暑假我来广东看望我爸妈,他们居然买了一箱方便面招待我——毕竟是亲生的啊!
到了高中,无论是吃饭还是其他条件,都上了很大的台阶——甚至有种从80年代直接向二十一世纪跨越的感觉。学校外面也有了各种小饭馆,热热闹闹的。不过那时候对吃居然也不是很感兴趣了,宁可省点儿钱去买书啊杂志什么的——食堂里的饭菜已经够好的了,还需要其他额外的么?最印象深刻的是每个月爷爷就会来学校看我一次,从家里给我带点鸡汤,肉啊什么的,高三的时候,老妈一时想不开,在我高考前跑到学校边上租个房子照顾我,每天给我送饭,结果她总是嫌我吃不饱,所以每次都带很多,而我又是个实诚人,本着“光盘行动”的口号,自然是有多少吃多少,来者不拒,而老妈看到我风卷残云的把她带的饭菜吃光光,很是欣慰,又觉得我在学校受了苦,于是第二天又多备了一点……这样恶性循环的后果是每天中午我都要吃撑到两眼翻白,于是跑到阳台上溜达消食。原本中午要么休息要么看会儿书,结果那时候吃撑到根本看不进书,也睡不着,只好趴在那儿揉肚子~~于是成功的没有考上大学!第二年快高考时老妈小心的问我要不要再来“照顾”我,我想都不想的回答——“不要”!
人生百味,经历了的事,回忆起来,便是真的“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