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西风几时来?只恐流年暗中换!

影视剧中的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知道吗?

今天我们来聊聊她,从苏轼的一首词谈起。苏轼在《洞仙歌》中,讲了花蕊夫人和孟昶(chǎng)夏夜消暑的爱情故事。孟昶,是五代时后蜀的亡国之君。

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两个有情人,夏天三更半夜在自家宫殿里纳凉,感叹光阴易逝、流年暗换。

《洞仙歌》

苏轼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

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

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冰肌玉骨的花蕊夫人与孟昶夏夜纳凉的场景,在苏轼笔下,被刻画得非常唯美。读这首词,像在观看制作精致的影视作品,画面感很强。

苏轼形容美女,常让人觉得贴切,含蓄雅致。他对待诗词中描写的美女,多的是一份尊重,感觉活灵活现,可为之倾、可为之敬,万不可亵渎和轻视。

此谓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比如,在《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中对歌女柔奴的描述,塑造了一个拥有美好情操、能够随遇而安、勇于遵从内心的有主见、有情怀的女性形象。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故乡。

柔奴的一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让苏轼有感而发,作出这首《定风波》。

清新脱俗的“自作清歌”,恬静淡然的“梅香微笑”,没有浓妆淡抹的修饰,只有天然雕饰的自然之美和心高气洁的精神之美。

在描写花蕊夫人的时候,也体现了这种写作风格。所以才有了后面借“一点明月窥人”,朦胧月光下“欹枕钗横鬓乱”的人,仍然是美丽的。这样的美,美而不艳不俗、美得无需修饰。

▽ 水殿风来暗香满

暗香,是什么?

熟悉这个词,很多人是源于一首叫做《暗香》的歌曲。“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香消在风起雨后,无人来嗅”。好悲惨,不喜欢!

我喜欢的是“暗香浮动月黄昏”、“为有暗香来”。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倒真是可以称为“暗香”。尤其是在晚上闻到梅花的香气时,那份沁人心脾的感觉,是烙在了心底的一份记忆。

怪不得有梅花烙呢?想必那烙下的不仅仅是形状,还有梅花的暗香袭人,以及一起珍藏了暗香浮动的世间事。

那夏天的暗香,是什么花嘞?

这首词中没有提到,夏夜的花香,我感觉是一种混合了多种花、且融合了夏天潮湿闷热空气的一种味道。

想象中这种味道,因为夏夜里人的陪伴,增添了温馨和浪漫。

空气中弥漫着花儿的香气,像是在这巍巍宫殿中,知趣儿的风送来的礼物,为夏夜增添了一些嗅觉上的记忆。

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上文中已经说了,这是描写美女的一种高级写法。那就不谈意境,说说让我联想到另外两首词。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人未寝”和“人不寐“,是一个意思吗?寝,有睡、卧的意思;寐,是睡、睡着的意思。

这么说的话,“人未寝”,是还没有卧床休息;“人不寐”,是已经卧床但辗转不成眠。

用词不同,源于心情不同。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欹枕(qī zhěn),斜倚枕头的意思。欹:歪斜,倾斜。

斜倚枕头的美女,多了一份慵懒之美,是写实;而“欹枕江南烟雨”,却是在讲沐浴在江南烟雨中的意境之美,有惬意,多少也有一些慵懒闲适。

时见疏星渡河汉

“快看,流星!”

如果用“时见疏星渡河汉”来表达,是不是显得特别高大上?

河汉,就是银河。《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出于汉代的五言诗,里面就出现了“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的诗句。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扎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浪不浪漫?虐不虐心?

记得下次看流星的时候,想到这句“时见疏星渡河汉”。浪漫,都要玩得这么文绉绉、气昂昂的。

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三更,是晚上11:00-1:00。三更时的夜晚,月亮如金波荡漾,天上的星星一眨一眨亮晶晶。这样的夜晚,和心爱的人一起乘个凉,多惬意啊。

除了纳凉,还可以喝酒啊!有诗词为证:“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对,说的就是苏轼本尊。

苏轼在东坡饮酒后,半夜回到住处不得入家门,还被乡间误传,说他乘一叶扁舟逃离遁世。时至今日,这首《临江仙》和它背后的故事,倒也成就了一段逸闻趣事。

《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当然,还有更晚的,那就到五更(1:00-3:00)了。这个时间还在晃悠,肯定是失眠了。人生中那些愁与恨,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足以让人无法入睡。

晏殊感慨岁月易逝,追忆“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李煜悲叹国破家亡,常觉“罗衾不耐五更寒”。

《玉楼春·春恨》

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三更半夜的不寝不寐,纳凉的纳凉,喝酒的喝酒,发愁的发愁,古人的夜生活还是很丰富多彩的嘛!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屈指的流年暗换,多少的光阴不再,谁能说得清,曾经的翩翩少年何时变成了可怜白头翁?那些个少年啊,连同那些豪情万丈、年少轻狂,是被偷还是被换?

《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见黄昏鸟雀悲。

欧阳修说:“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苏轼说:“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欧阳修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卜算子·感旧》

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

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许早。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人们总是怕时光流逝,因为时光中有太多的故事,而对于故事的留恋,也许是因为它的不可复制性。

就像花蕊夫人,那时那地的她和孟昶花前月下秀恩爱。你能想到,多年后国破亡、君易主,她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的豪气和胆识,令赵匡胤倾心不已、封为开国贵妃。

《述国亡诗》

花蕊夫人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被俘后的花蕊夫人,有着迷一样心路历程,成为宋太祖赵匡胤的贵妃,甚至还与宋太宗赵光义传过绯闻。

这样一个同时成为亡国之君和开国之君宠妃的传奇女子,传奇的背后难道靠的仅仅是不老的容颜?何况,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什么不老的容颜!

一路前行,一路丢弃,丢弃故事中的人、丢弃简单的满足。殊不知,却仍是在负重前行,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样的人生,虽厚重华丽、荣耀加身,却有着背后深深的无奈和舍弃的疼痛。

慢慢地却发现,最终是被岁月丢弃了。不知道,花蕊夫人在不同的深宫里,会想念不同的人还是同一个人?

流星划过夜空,温柔的月光洒在她被光阴留下痕迹的冰肌玉骨上,她用不用、想不想找回丢弃了她的那些岁月,单纯地去想念那个夏夜里纳凉的往昔……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