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登读书会》:怎样才算最好的学习

日期:2018年11月13日

地点:北京

韩国KBS电视台邀请了哈佛大学4位学生,通过周游世界来探讨不同国家的教育形式。

韩国:为了自己找到好工作,好伴侣而读书

中国:清华大学的学生,胸怀天下,为了社会进步而读书

日本:学生追求标准化,全班一起努力,但是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可以在社会中活的有尊严

印度:全世界最难的高考。美国硅谷创业者12%是IIT毕业的,美国医生32%是IIT毕业的。每年40万人报考,只录取5000人。

以色列:43%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犹太人。通过上千年的不断浩劫,犹太人认为只有智慧是抢不走的。上课时犹太人的班里说乱哄哄的,因为可以随时提问 、讨论。高中毕业没有高考,而是先服三年兵役,再环球旅行一年。这样报考大学时就会带着目的性而报考

法国:哲学在法国占据重要地位,高考题目中也包括纯哲学问题。

英国:牛津大学,大一大二导师是是一对二指导,大三开始是一对一。不喜欢参加公开课程。与教授的关系很重要。晚餐很正式,需要穿正装,鼓励跨学科交流

东西方学习对比:东方人学习更多的为家人,西方人更多的为自己。东方是水稻文化,需要不断的劳动,西方是小麦文化,不需要过多照顾。东方人喜欢通过鞭策子女让子女进步,西方人喜欢通过鼓励和赞美子女。东方人看重团队融合,西方人看重孩子要与众不同。东方人擅长背诵,西方人擅长提问。东方人更注重自己内心的感觉,西方人更注重通过讨论获得优势。东方人需要学会妥协,西方人则不断争论。

以叔本华的一句话结尾: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普通人把学习当做一种手段、谋生的过程、解决问题的渠道。而天才把学习当做乐趣,在学习中完善人生。

除了了解各国教育文化之外,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以色列的在上大学之前先形成世界观、明确学习目的。这点我也是深有体会,感觉如果自己当初能够带着目的性而上大学甚至读研,我想我的大学生活一定比当初更有意义,而不是浑浑噩噩度过。同时也给自己设下一个目标,就是在儿子上大学之前,带着他尽可能多的环游世界,让他尽可能多的看到外面的世界,更全面的认识世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上大学之前想好自己的兴趣所在,想学什么。我想这对他一定十分重要。

感谢这次读书会,感谢樊登的分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知识回顾 1.类:拥有相同属性和相同功能的对象的集合 属性:存储数据(对象属性,类的字段)功能:方法(对象方法,类...
    莫名ypc阅读 234评论 0 0
  • 没有GPU搞什么深度学习,用嘴么。 在服务器上运行代码的时候一定一定一定要给别的用户留出一定的使用空间 终于从纸上...
    北静王阅读 6,205评论 0 4
  • 总结: 今天上午继续练习普通话,读了四篇笔记本上的骨科知识,将一些读的不好了字词抄出来,以后可以反复读练。然后自己...
    樱花树下_e526阅读 23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