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尔.桑德伯格 著
本书着重讨论了女性在事业上受到的有形无形的压力和阻碍,包括女性为了取悦社会的偏见,对自我的否定和暗示。我确实理解社会舆论和偏见给人带来的无形的压力。我们不用否定这种压力的存在,而是应该觉察到它的存在而正面它。除此之外,作者再次提醒了我与这个世界和自己相处时要注意一下的问题:
1、作者说“我仍然要面对那些超出我资历的事情;我仍然会偶尔感觉自己像个“骗子”;我也仍然会不时地发现自己在谈话中被忽略、不受重视.......” 当我们足够幸运,我们就能遇到和作者相同的情况和感受。这种情况是,当你面对挑战时,而外界的反应给你的并不是鼓励!你会怎样反应?你的反应决定了你的所获,长期积累的结果就是你的人生轨迹或者说事业的高度。你可以像作者一样,选择相信自身的能力(实在不行,先假装),深吸一口气,往桌前坐,高举自己的手,以便别人能够发现你!把刷个人存在感暂时放一边,你对自己说:不管怎样,我要把这件事做成功,我喜欢它成功后的样子!然后,你把迎接挑战,适度“stretch" 变成常态,你让自己处于螺旋上升之中。长期积累,你到了你从来没有到过的高度。另外一种反应是,你也可以被心情和情绪打得七零八落,忘了自己的目标和初衷,自怨自怜,放弃勇气,找任何借口脱阵而逃。你便永远在原地打转。到老你也不知努力是多么有趣的滋味。
2、杨澜在推荐序中说,无论男女,都值得拥有独立而完整的人格和自我实现,这是生理的、心理的、事业的、情感的、物质的、精神的积累过程,需要慢慢地成长起来。就如同一颗树,从一粒种子开始,渐渐拥有发达的根,茁壮的干,茂盛的枝叶,繁密的果实。一年四季中它有不同的姿态,岁月里它有不同的承载,不能要求它同时拥有花朵和果实,但成长是永恒的追求。不能以外界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而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是否拥有了充实丰盈的人生。她应该不受内在或外在的干扰,并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无论这些选择是当总统还是做一名全职主妇,都值得尊敬和欣赏。所以,人生幸福的最后落脚是自由选择,充分发展。
3、缺乏自信会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一定要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就是做某项工作的最佳人选。为什么男人有60%的把握时就会去做,而女人需要100%的把握才做?我经常这样,浪费了无数精彩的机会。实际上这是一种厌恶风险、勇气不足的表现。
4、要会面对批评,允许自己在受到批评时感到愤怒或伤感,而后,立即继续前进。你的成功有可能使你不受欢迎,扎尔伯格告诉作者桑德伯格,想要“赢得每个人的欢心”这种想法会阻碍她的发展。当你想要事情有所改变时,你不可能取悦每个人;而如果你去取悦每个人,你就不会获得充分的进步!
另外,作者的母亲也是个好样的哦,她妈妈当孩子们上大学后,又回到学校从事了15年的全职教学工作,深深感到教书正是她想要追求的事业。后来离开职场照顾年迈的父母,后又创立了非盈利组织,在65岁时又重新回到教学事业当中。所以,要想自己的孩子出色,自己也要出色,不是吗?
再就是感谢的力量,我深知善于感谢会使双方都感到幸福,是人与人连接最好的粘合剂。看看作者书后长达八页纸的致谢,细致入微的描述致谢的缘由,真诚致谢的心境谁都能体会的啊!局外人都已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