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总结——人文

1.时间:

1)人人享有卫生保健——20世纪70年代

2)传染病防治法——2004.12.1施行;由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3)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9.1施行

4)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2016/9/30通过;2016/12/1施行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5/9实施

6)IMRT提出——20世纪70年代

2.医德原则:

1)尊重原则:即使患者试图放弃生命,医生仍倾向于抢救,体现了对生命本身的尊重

2)不伤害原则:当外伤一般治疗无效不得不截肢

3)生命价值原则:脑死亡不易继续抢救

3.医德规范体系:医德范畴(最低层次)、医德准测(中间层次)、医德原则(最高层次)

4.医德评价:

1)主观形式:内心信念,是指医务人员自身内部的道德评价

2)方式: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

3)良心有知的良心指内心信念

5.临床诊疗道德原则:知情同意、最优化、保密、生命价值

6.医患模式的转变应特别注意非技术水平上的交往

7.医患关系的本质:是道德意义较强的社会关系

8.死亡:

1)脑死亡:全脑功能包括脑干功能不可逆终止

2)安乐死分为主动和被动,不一定非要医生执行

3)临终关怀诞生于英国,包括缓解疼痛、协助完善未了心愿,死亡教育,适当增加社交活动;不包括改善居住环境

9.医疗保密的前提:不伤害病人、无辜人、社会利益,且不与现有法律冲突,不需要考虑医院利益

10.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应向患者说明风险、替代方案,并取得书面同意

11.医学伦理最突出的特征:人道性、全人类性

12.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医学道德关系

13.目标:吸烟率降低属于教育目标;多少人戒烟属于行为目标;支持吸烟到反对吸烟属于态度目标;技能目标指掌握某种技术

1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时间期间,散步谣言、发国难财,由公安或工商部门予行政处罚

2)应急处理指挥部,有国务院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只有国家级与省级

3)由卫生行政部门做出预警

4)事件发生后,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制定的专业技术机构有权进入突发事件现场调查、采样、技术分析和检验

5)应急预案的启动:省级由省级人民政府决定;全国性由国务院批准

6)分级:

a)I级(特别重大):如甲类传染病在中大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波及2个以上省份

b)II级(重大):一周内同一集体单位发生>20例腺鼠疫

c)III级(较大): 一个县市发生5-9例腺鼠疫

d)IV级(一般):一个县市发生1-2例腺鼠疫

15.传染病诊治过程不要求严格执行保密制度

16.穿隔离衣:取衣、衣袖、衣领、袖口、腰带、手套、鞋套

17.传染病流行属法律事件

18.传染病防治消毒用品的生产、保留霍乱菌种需要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

19.卫生行政许可的受理,首先需要相对人的申请;发证,首先需要卫生监管机构的批准

20.传染病患者使用的医疗器具,应按规定进行消毒(医疗机构应当进行必要的卫生处理),若为一次性器具,使用后予以销毁

21.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患者实行医疗救治和现场救援

22.当甲类传染病爆发流行时,省级政府可实行封锁

23.医生门诊发现疑似霍乱的病人,应当及时向所在医疗机构报告

24.疫情报告原则:属地管理

25.甲类传染病、炭疽死亡的尸体:立即卫生处理、就近火化

26.对于拒绝隔离的患者,需要公安部门协助采取隔离措施,

27.在自然疫源地兴办大型建设项目开工前应申请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对施工环境进行卫生调查

28.由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卫生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程卫生法规

29.XX省。。。条例属于地方性法规

30.法的效力强于各种条例

31.卫生执法行为的效力:

1)确定力:是指执法行为一经有效成立,就具有不可更改的效力

2)执行力:是指卫生行政机关依法采取一定强制手段使执法内容得以完全实现的效力

3)拘束力:是指卫生行政执法行为实施后具有的约束与限制的效力

32.查处事故权的主体为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有关部门、事故发生地政府部门等,非个人权利

33.无过错输血造成的伤害不属于医源性疾病

34.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

35.侵权责任法:患者有损害,且有下列行为,为医疗机构过错

a)违反法律、法规等

b)隐匿或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c)伪造、篡改、销毁病历资料

36.侵权责任法:患者死亡,需要支付死亡赔偿金

37.当事人自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可以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38.手术弄错部位属于医疗事故,主要责任人为手术医生

39.医疗事故:

a)重大医疗过失应在12h内上报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

b)分级:

一级:死亡(甲)、重度残疾植物人(乙)

二级:中度残疾、器官严重功能障碍

三级:轻度残疾、器官一般功能障碍;应责令暂停执业6M

四级:其它明显人生损害

40.医疗事故造成死亡,精神损害抚慰经赔偿年限<6年;造成残疾,<3年

41.医学会或司法鉴定机构接受委托从事医疗损害鉴定,没有相关专业人员,应从专家库抽取相应专家

42.医疗事故当事人认为罚款过多,应行政复议

43.卫生行政复议审查期限:60d

44.医疗事故受害者被抚养人生活费:按照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

a)<16岁,养至16岁

b)无劳动能力:>16岁,抚养20年;>60岁,<15年;>70岁,<5年

45.处方药除了经执业药师,还可经具有药师以上职称的人员审核后调配与销售

46.处方时限:

a)麻醉药品、精I: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7d;其它<3d

b)哌醋甲酯治疗ADD,每张<15天

c)精II:每张<7d;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医生应注明理由

d)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麻药、精I注射剂,每张<3d;控制缓释剂<15d

47.处方权:

a)仅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

b)进修医生在进修医院可获得处方权

48.赫尔辛宣言:是第一个医学界自律的国际性标准,开始了保护人类研究受试者的新纪元;是第一个有关生物医学研究的准则;将知情同意作为医学研究的核心要求,并首次提出代理知情同意

49.爱德华兹——现代试管婴儿之父

50.捐精者与使用者均不知道对方,符合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伦理的双盲原则

51.代孕母亲商业化对社会所产生的根本性影响:女性社会地位和人格尊严

52.人格: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53.破伤风脱敏需稀释10倍

54.临床实验室所提供的检测信息占患者全部诊断、疗效等医学信息的以上

55.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从事医疗活动,医疗行政主管部门应取缔并罚款;造成患者损害,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追求刑事责任

56.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由县级以上人民卫生行政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吊销许可证

57.药企为买药贿赂医疗机构相关人员3万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该药企:没收违法所得;处以1W-20W罚款

58.医疗机构歇业,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经核准后,收缴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59.医疗时限:

a)抢救病程录的书写时限:6h

b)化验单黏贴:24h

c)急会诊10min内要到达现场参与抢救

d)门诊病历保存>15年,住院病历保存>30年

e)太平间尸体存放时间<2W

f)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有效期4年,2年复核一次

g)床位不满100张,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效验每年1次;>100张,每三年一次

h)治疗性低体温:32-34℃ 12~24h

i)开设诊所的个人,必须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从事5年以上同一专业的临床工作

60.用于诊断疾病的试剂属于药品,并不是所有药品都必须有通用名

61.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62.对急危患者,医师应该采取紧急措施

63.病人可以拒绝医生获得患者隐私

64.医疗机构违法条例规定,公开艾滋病患者信息,依传染病防治法予以处罚

65.临床实验室不包括:病理学实验室

66.《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未明确提出应具备仪器的数量和设施要求,分为6章56条

67.患者要求查阅复制病历资料时,医疗机构应当提供

68.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全国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69.非法采血、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非法组织出卖血液,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取缔,没收非法所得,并处10W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70.将不符合规定标准的血液用于患者,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未造成损害);有健康损害,应依法赔偿,并对负责人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刑事责任

71.医疗机构必须对临床用血进行核查,以保证安全用血

72.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填写,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

73.医疗机构侵犯患者隐私权,只有在造成患者损害时,才应承担侵权责任

74.丈夫死亡,妻子要求再次行冻存胚胎复苏及植入,涉及的主要伦理争议:冷冻胚胎处理问题

75.成年智障者被禁止作为活体器官捐献者

76.对医师是“仁者”最准确的理解:医师角色要求道德高尚

77.孕妇产前检查发现胎儿有严重缺陷,是否终止妊娠应由孕妇及家属综合考虑后自行决定,而非“必须立即终止妊娠”

78.违反母婴保健法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包括:警告、罚款、行政处分、取消执业资格,不包括限期改进

79.行政处分不包括赔偿

80.刑事责任必须是针对犯罪

81.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妇女施行结扎手术,应当经本人同意,并签署意见

82.三年中两年计划生育手术量未超过100例应暂缓6月校验

83.药物不良反应应向省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管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84.已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药品监管部门可采取停止生产、销售、使用的紧急控制措施

85.药品管理法无法保障人体用药有效

86.医疗机构配制制剂需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87.公共卫生监督执法的主体:国家卫生行政机关

88.确定卫生行政执法主体的法律地位是由法律法规统一规定

89.自学行医,违反诊疗护理常规使患者死亡,其刑事责任由卫生行政部门追究

90.全国人大常委可以批准通过卫生法律;国务院有权制定或认可卫生行政法规(~条例/办法);卫生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依据法律制定和颁布的卫生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91.卫生法律关系:

a)是指权利和义务关系

b)客体:行为、生命健康权、物(药品、器械)、智力成果

c)主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医疗机构、卫生人员、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等

d)卫生服务法律关系:医疗机构对某人进行职业病诊断(医患关系)

92.医师执业变更包括执业地点、类别、范围等的变更

93.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的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94.执业医师的义务之一:努力钻研业务,更新只是,提高专业水平

95.医师或助理医师的注册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

96.对不予医师执业注册有异议可以申请复议或申诉

97.受刑事处罚、吊销执业证书行政处罚不满2年,不予注册医师资格

98.取得医师资格,但不从事医师执业而从事教学、科研的人员可以从事预防医疗业务

99.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条件:

a)本科学历,1年试用期

b)专科学历,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工作2年

c)中专学历,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工作5年

d)专科或中专学历,1年试用期可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100.执业医生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技术操作规范并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伪造病假单,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警告或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6M-12M

101.医师开具病假单应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病假证明

102.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医师,责令暂停独立执业活动3-6M,并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期满后考核,合格者允许继续执业,但本周期不得评优和晋升;不合格则注销注册,收回执医证

103.终止执业活动满2年和不予注册的情形消失后应当重新注册

104.执业医师法不适用于在中国进内申请医师考试、注册、执业或者从事临床示教、临床研究等活动的境外人员

105.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偏倚

106.混杂偏倚的控制:限制、配比、随机化、标准化、分层分析、多因素分析

107.信息偏倚的控制:严格的质量控制

108.交叉对照设计:两组研究对象分别接受A、B治疗,洗脱后,交换治疗方式

109.观看录像进行吸烟控制干预,观看录像的参与人数的评价属于过程评价

110.对一种新方法进行技术分析评估时,可以不考虑建立生物参考区间

111.循证医学PICOS信息检索方式:Patient、intervention、comparison、outcome、study

112.实验性研究的基本原则:随机化、设立对照、重复

113.计量资料平均水平:X算术均术、M平均数、G几何均数

114.研究对象样本不足,易造成假阴性结果

115.NNT (需治疗人数,指为了预防一个不良事件发生,相对于对照组,需要治疗多少病例) = 1/(试验组事件率-对照组事件率)

116.临床研究证据按照来源分:原始研究和二次研究证据

117.某个月某地腹泻的发生率为罹患率(与发病率相似,表示较短时间内的疾病流行严重程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