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随笔

今日之事:

1.流利说第230天打卡,小课学习、笔记。

2.简书第51天不间断日更。

3.《说话的魅力》20分钟打字。

4.读《熊逸说经典》。

5.录制葫芦丝曲“婚誓”。

6.今晚一定10:40准时睡觉,早上5:40起床。

思考:

【1】 昨天上午一杯咖啡,下午同事请客雀跃地又喝了一了杯咖啡。明明知道自己喝两杯咖啡铁定睡不着,还要喝,真是喜欢占小便宜的性格。

果真,虽然体力、脑力消耗巨大,还是翻来覆去一晚上没睡着。

【2】 1个半小时录完葫芦丝“阿佤人民唱新歌”,伴奏带比平常练习曲快许多,我全身肌肉紧绷,感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3】 一口气读完《朗读者》,虽然超过了自己规定的睡觉时间。但正如书中多位读者引言,这是一本可以让你不得不一晚上读完的书,它也是一把可以凿开你心中冰封海洋的斧子。

一个人可以为守住自己的秘密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一个人又能承受多少精神上的负荷?汉娜、米夏的一生只在薄薄的一本书中存在,无数个读者却可以引申出无数个不同的思考。

【4】晚上一定一定10:40睡觉(昨天读书没做到),明天5:30早起跑步(今天早上没跑步,因为昨晚没睡好)。为12月2日的武夷山马拉松做准备。

【能量思考】“读《朗读者》感想”

本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岁的米夏和40岁的汉娜互相吸引,一个青春年少,一个单身熟女。他们利用一切时间在一起,朗读、鱼水交融。

米夏觉得自己很爱汉娜,却不愿告诉自己要好的同学。他可以在另一个城市毫无顾忌地与汉娜相互搂着亲密地去看一场电影,但也知道他绝对不愿意在自己居住的那个城市同样这么做。

故事如果只是如此单纯发展下去,因年龄相差巨大的限制,米夏必然会受周遭环境影响,逐渐退出这段恋情,心智也不至于受太大影响。

但并不是逐渐,某一天,汉娜突然离去。

米夏误以为是自己不愿意暴露他们恋情的羞耻心,让汉娜不辞而别,这种突然的受伤来不及舔犊,以至米夏用尽一生都没愈合。

第二部分,米夏终于知道为什么汉娜会离开他。

汉娜曾经是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他们再次相见在法庭。汉娜是被告,米夏是法学院观摩学习的学生,也是这时候,米夏才知道汉娜不识字。

汉娜被指控在集中营对几百位被锁在教堂内烧死的妇女见死不救,她手上有开门的钥匙,却只是站在教堂门外看着她们被活生生地烧死。

汉娜不承认是故意让犯人去死,但她更不愿意让人知道她不识字。她很快承认她写了一份报告,是此次事件的指挥者。于是她被判终身监禁。

而米夏是唯一知道汉娜不识字,知道她不可能写出报告,但他最终没有告知法庭。

因为米夏无法面对如果汉娜出来,他要怎么面对她。是继续恋情?还是因为她是纳粹而去恨她?离开她?

汉娜终身监禁,米夏心理上又背负了一种罪责,他本可以救她。

第三部分,米夏不断给在狱中的汉娜寄朗读的录音带。

米夏的心中没有放下汉娜,无法开展新生活,没人能进入他的心里。恋人最终会离去,结婚也只会离婚。

对汉娜既有迷恋、愧疚,还有社会道义、世俗眼光参杂其中,使米夏终究在十八年间没有探过一次监,没有写过一封信,只是不停地寄朗读磁带。

在监狱长的强烈要求之下,汉娜出狱前一天,米夏去见面。60岁的汉娜浑身散发老人的气息,她看出了米夏眼中的失望,米夏还是不知道要如何面对她。

于是,汉娜第二天凌晨自杀了。

面对一个60岁的老人,米夏只是无法表现他在15岁已有的的热忱而已。我无法相信未到40岁的米夏后半辈子能走出汉娜的影子,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段是否就止于他15岁与汉娜在一起的日子了?

我不知是该同情汉娜,还是更同情米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墨生花 合上手中的《朗读者》,看到书面腰封上这样一句: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但也有人说其实和爱情无关。 读书有...
    墨生花阅读 5,293评论 5 8
  • 暗暗 . 想辗转跟你打听一个人, 我想告诉他, 他说的那些我记不太清, 我想告诉他, 其实遇见时我已经倾心。 . ...
    七七行记阅读 1,943评论 0 1
  • 1. 前言 本文主要讲述一下我对spark任务调度过程的理解,必要的地方会配合源码。 2 . Spark任务调度 ...
    aaron1993阅读 5,411评论 0 1
  • 希望我能成为想象中的寂寞大神,无敌而孤独,寂寞而求败,成就感满满
    梦想多远行多远阅读 2,166评论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