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3

            童蒙养正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的去学习、通过不断的读书学习来改变自己,成长自己。读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有能力利益到他人。初中以上的孩子应该让他知道为什么去读书?这时候他的理性思维开始建立.人在不知道为什么而读书时是没有学习动力的.学习有两个步骤,第一把学业转为善业,把所学的学科都是用来利益社会上不是无目的的学习。第二把善意转为乐学,让他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善中乐,乐中学。

    家庭教育的方向就是让我们的孩子幸福的度过一生。家庭教育称作立命之学,就是立孩子的命,给孩子一个好的命运命运。中国人一直信奉的八个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幸福的因在善,不幸的因在恶,我们孩子的命运种的善因,将来得的果就是幸福,种的是恶因,将来得到果是不幸。善因包括“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本觉本善包括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相合作。 不绝不散,包括自私自利,贪嗔痴慢。

    孩子心中即带他本来就有的心 真善美, 也带着他被沾染的贪嗔痴这就叫做童蒙。 童蒙说的是孩子本来的状态带着本善的心,希望有幸福的人生。 养正是家长运用合理的方法帮助孩子长善,提前建立正确的心性,让孩子的内心越来越亲近清净,越来越善良。

      心的特征是一直用苦乐作为抉择,喜欢追逐乐对于苦一直逃避。小孩儿跟大人不一样,完全跟着心走,遇到苦一定会逃避遇到乐一定会往前走。不去分辨,只有心性思维,只做简单的苦乐辨别,没有理性思维。 所以教育孩子,让孩子的心形成一种惯性以善为乐,当他以善为乐的时候行为会持续,因为感觉到了快乐他去做善是因为快乐,所以就会持续,因为持续形成了习惯,心的本体被养大习性就慢慢剥离。 小孩子教育不是着急做知识教育,重在调心形成一个心的美好记忆。我们要不断的去发现孩子的优点,鼓励他,他会产生上进心。在家长的帮助下,本善得到长养,又获得快乐,所以他产生了一种道德上的自勉,就会自己努力。 好习惯有两个标准,一个叫自立,一个叫理他。 那么教育孩子该怎么做?第一,帮助孩子建立利他的思维和行为。一个人实现自立的根本方法就是利他。所以要关注孩子付出了多少, 而不是得到了多少。 孩子的好习惯都是在12岁以内就形成的。 有句话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所以越早教育孩子效果越好。教育非常强调“慎于始”第一次特别重要,第一次是记忆的产生点,这个点一旦产生会持续。作为家长首先要看到孩子的优点激发他的上进心,鼓励孩子做善事,积善成志。大善小善在行为和动作上不一样,可是在心理上是一样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第一次贪嗔痴就要制止调整, 对于他所犯的错误绝不能姑息,不能让他得逞。 贪是贪心,贪心过重的孩子表现出吝啬,贪婪,好占便宜,见利忘义。嗔是嗔恨心,嗔恨心过重的孩子表现出埋怨,憎恨,情绪大,动不动就发脾气,甚至出口动手伤人。痴是愚痴,愚痴过重的孩子表现为不辨善恶美丑,不懂伦常文理不会爱,极度自私,习性很重。 宏一大师说人生最不幸处有三:“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竟成,而以恣行而获小利”所以当孩子提出无理的要求是绝不满足,就算使出伎俩也不能姑息,伎俩是他控制大人的方法,是为了达到目的,满足欲望 所使用的手段用。反复积累,积欲成恶,孩子就会越来越自私。 出现以上这个养坏毛病跟孩子无关,是父母没有正确引导。有了这样的错误行为,要帮助孩子改掉 首先要知其心后能救其失。想要调整他的行为,一定要先调整他的心要把本善找出来,先激发他的本善,习性就能减弱。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序号文章作者发布日期1日更|2019朋友圈里全是“睡后收入”案例[https://www.jianshu.com/...
    中年大叔阅读 2,920评论 0 33
  • 生活的奔波与归依 魏成華(湖南) 在岁月的长河中,每一个离家的身影都怀揣着梦想与无奈。正月的门扉缓...
    1a1a54ba0ffb阅读 28评论 0 0
  • 针对“我们都是孩子,各方面还不够成熟”这一辩题,作为正方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论述,结合科学依据、社会现象和哲学思考,...
    菡菡的小世界阅读 1,300评论 0 1
  • 针对“我们都是孩子,各方面还不够成熟”这一辩题,作为正方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论述,结合科学依据、社会现象和哲学思考,...
    菡菡的小世界阅读 393评论 0 0
  • 今天农历2月26,是我一祖辈的祭日。这祖辈对我来说,很是陌生,甚至不知是男的,还是那位女的。 回家老家,烧上六个菜...
    门前水杉阅读 832评论 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