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最近又想起了这个问题,但不是从上述题目的角度。题目中的问题是从创业者的角度出发,谈论在面对巨头竞争压力时候的策略,这个问题无可厚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但这里想从另一个角度探讨这个问题。
当创业者面临巨头竞争压力的时候,巨头同时事实上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我大致想到下面几个:
- 如果马云做了淘宝, eBay怎么办?
- 如果马克做了Facebook, Myspace怎么办?
- 如果苹果做了iPhone,诺基亚怎么办?
这些各个领域的先行者,或者说巨头们,在面对后来者、创业者的时候,纵使有着海量的资源、庞大的用户群和不错的口碑,也看似毫无还手之力,一步步的走向衰败。套用《阿甘正传》里的一句台词:“互联网科技圈就像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虽然这两个问题乍一看上去很相似,但细想一下里面的逻辑是不同。我觉得从最基本的层面分析来说,大公司面临小公司的挑战,更多的是对“势”的把握;小公司面临大公司的竞争时,更多的是对“式”的把握。
大公司的各类资源一定比初创公司、新进公司丰富很多,在所在领域的经验也丰富很多,之所以在竞争中落败,表面来看是做了一系列错误的决策,我觉得错误决策的根本是没有把握住当下的“势”,不论是电商的势、社交的势,还是移动设备的“势”。看错了势,在今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错过了时机再也无法反转。
而初创公司在面临竞争时,如果有巨头的参与,多少可以看作是一种认可,自己的公司可能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但成功的道路上从来都不缺少“同行者”,瘦子会被胖子挤下去,跑的慢的会被跑的快的甩开。最终到达终点得到奖杯的人永远只有那么一两个,那么如何跑的更快,不被挤开就需要靠特殊的技巧和科学的方式。
本文并不是要给出开头问题的答案,只是想说面对竞争和挑战不需要挠头叹气,只有迎面直上,面对问题分析问题,从来没有必胜的法宝。
当然,时间已经到2014年了,腾讯开始走投资、并购的路子,复制反而不是最好的办法。人们提起最多的已经变成了:
如果小米复制你的硬件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