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手书家训掩藏老家谱

柳哲

我有幸在清道光年间的一套《包氏宗谱》中,发现了一份北宋名宦、大清官包拯手书的《包拯家训》,抄录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是字少,只有37字;二是包拯手书家训,字如其人,颇为罕见;三是言简意赅,振聋发聩。《包拯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包拯告诫后世子孙,当官不得贪赃枉法,否则开除族籍,不准再回包家;死后,不得入葬包氏祖坟;不遵家训,不从吾志,就不承认他为包氏子孙。“削谱”“革族”,这在封建时代,是十分严厉的家法惩治手段。包拯嘱咐家人,把《家训》刻石,竖立在堂屋东壁,警诫后人。如今,我们重温包拯家训,目睹包拯手迹,其凛然正气、清廉之风,仿佛仍在身边,无不鼓舞世人。包拯手书家训,可谓传家至宝,字字珠玑,教化子孙!

今天的人们,已经很少有人学家训了。作为一名长期研究谱牒与家训的学者,郑重建议读者,不妨多看看家谱,学学家训,从先人身上,汲取精神营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质量、有生机、有意义。

何谓家训?家训,别称家诫、家范、庭训,是指族中长辈对子孙的垂诫与训示。家训是随着家庭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教育形式,随着家庭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完善,与社会制度也有着密切联系。每个家族,一般都有族规、家训,内容也因家族而异。周公家训、诸葛亮《诫子书》、颜氏家训、唐太宗《帝范》、柳玭叙训、司马光《家范》、朱子家训等名人家训,可谓泽被后世,光照千秋!

家训内容一般都会涉及国法家法,严格遵守;同族和睦,闾里友好;敬贤尊长,抚孤助困;合乎礼教,以正名分;尊祖敬宗,规范祭祀;修身齐家,约束言行。家训,治家之仪轨,修身之准则,必须人人遵守,堪为“一家之法”。

“家国”文化告诉我们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传承,不妨从看家谱、学家训入手,各级政府、各级领导都要积极推动民间修家谱、学家训、传家风的家族活动。弘扬家族文化,继承先祖美德,以家训、家规、家诫约束自身,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炎黄一脉,万姓归宗,协和万邦,天下一家。家风正,民风淳,国风清。可见《包拯家训》仍有现实意义!家家修家谱,人人学家训,个个传家风,让“家国”文化深入人心,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切营销重在技巧,在没有互动的情况下如何做到有价值的传播。“标签”是最好的见证也是最好的数据,群发讲究是技巧和套路...
    庐陵居士赵氏兄阅读 223评论 0 0
  • 感觉自己像大海上的一叶扁舟,总是摇摆不定,漫无目的地飘荡。也许在某个时刻被一个浪花或一个漩涡带至彼岸,也许等冰冷的...
    兔子皮皮阅读 170评论 0 0
  • 2017.6.5桂男分享连接真我指导灵与天使: 一.奇迹: 1.我今天非常的开心,今天工作非常顺利,一切都完美的完...
    林桂男阅读 128评论 0 0
  • 前言 文章没有涉及在线音频流视频流播放此播放器针对在线、离线音频播放、离线、在线视频播放本文重点是对AVPlaye...
    这孩子有点傻阅读 5,994评论 0 5
  • 1. 事情是这样的: 不久前,我家楼下搬来了新住户,两位老人和一家三口。本应该是其乐融融的三代同堂,可是从搬来那天...
    小乐爸爸阅读 7,177评论 26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