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天下·译者按】
近日,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小编作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IUCN-SSC)成员,收到了来自IUCN物种存续委员会新任主席Vivek Menon的致辞。作为一位资深的自然学者与保护领域的领导者,Menon主席一直深度的参与了物种保护工作,他在这个信中,也明确了未来四年内他将推动的七大核心目标。这些目标将聚焦于扩大网络影响力、加强红色名录、推动全球合作,并争取更广泛的社会支持。为助力全球环境治理、并供我国学者了解最新全球环境治理动态信息,编译分享信息如下,供感兴趣的读者们参阅。信息仅供参考。
本文约1200字,阅读约3分钟

▲上图:新当选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IUCN-SSC)主席Vivek Menon。图源:IUCN SSC视频
亲爱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IUCN-SSC)委员们:
非常高兴在阿布扎比IUCN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当选为物种存续委员会主席后,能通过这封信与大家沟通。这既是我莫大的荣幸,也是责任所在,我对此深感自豪。作为IUCN网络的一员,我已在其中工作了近三十年,现在,我准备承担起这一新角色,带领大家迈向更光明的未来。
这封信的目的,首先是让大家了解我以及我对物种存续委员会的愿景。我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自然学者,过去近四十年,我专注于象群保护、打击野生动物犯罪,并创办和领导多个野生动物保护组织。我曾在五个不同的SSC小组中担任成员,并担任过SSC副主席以及IUCN理事会成员。所有这些经历,让我更加了解我们的团队:一个充满热情与承诺的大家庭,网络中有超过11,000朵在为物种保护盛开绚丽的花朵。我期待着与大家一起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就。
我的竞选愿景来源于北方夜空中为孤独旅者指引方向的天狼星,这一符号也代表了我对SSC的五大核心价值:使命的稳定性、方法的创新、资源动员与规模化、人民思想与战略的包容与整合、IUCN团结协作,以及结构调整以适应功能变革。
在选举后的首个指导委员会会议上,我明确提出了未来四年中,我的七个首要目标,这些目标都聚焦于物种保护的影响力,具体包括:
1、加大对网络的投资,加强SSC成员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
2、强化红色名录的价值,加速物种评估和更新,推动生命气象表(Barometer of Life)的创新。
3、积极参与战略联盟与多边协议,通过高层合作实现实际影响。
4、争取全球支持,让国家政府、地方社区、土著人民和民间社会共同支持SSC的行动计划。
5、与IUCN联盟的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共同推动“逆转红色”计划。
6、更加创意化和精准化地传播物种保护的信息,推动全球物种保护品牌的再塑造。
7、争取影响力和财富的支持,让全球有影响力的个体和机构支持这些目标的实现。
此外,我的新团队由来自不同国际岗位的优秀成员组成,其中包括与我亲爱的前任主席Jon Paul共事多年的资深人士,也有新的成员加入,他们将协助我领导物种存续委员会的工作。我的团队将由Kira Mileham博士担任执行董事,她在两位前任主席的指导下工作了超过十年,具备丰富的经验,能够将我们指导委员会的目标付诸实践。
如大家所知,本届四年期委员会的成员资格将于2025年8月底结束,但领导团队的任期已经在阿布扎比大会上到期。我已经开始着手新一轮成员选聘与任命的程序,预计将在本周内由执行团队向各位领导发出通知。我们计划在2026年1月前完成这一过程,为2月IUCN会员门户重新开放做好准备。届时,新的主席和副主席将能够进一步细化成员名单,补充新的活跃成员,并清理掉那些不活跃、造成干扰或无法履职的成员。
亲爱的朋友们,感谢你们耐心阅读这封较长的邮件。我希望我们能作为一个专业的大家庭,共同在这充满挑战的时代,引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向。
诚挚地,
Vivek Menon
IUCN-SSC主席
印度新德里
2026年11月3日

全球环境治理
2025世界自然保护大会


2025年10月9日至15日,2025年世界自然保护大会(WCC)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办。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环境专家、政策制定者和社会领袖,共同探讨如何应对当今全球最紧迫的生态挑战。此次大会被认为是推动全球环保合作和制定未来环境保护政策的一个“关键时刻”。

声明:本文为2025年世界自然保护大会系列报道。本文仅代表资讯,供读者参考,不代表平台观点。
整理 | Linda
编辑 | 海潮君
日期 | 2025年11月3日

●2025年世界自然保护大会将于2025年10月9日在阿布扎比开幕!亮点纷呈
●IUCN亚洲区新增五家成员,菲律宾国家委员会成立
●中国4地入选IUCN自然保护地绿色名录!黄龙、盐城、周至、张家界有何过人之处?
●周子又:当萌物成为生态指标,有一份被遗忘的IUCN《全球水獭保护战略》
●IUCN评估之外,机器学习重新定义海洋保护的 “优先级地图”

「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聚焦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以科学视角解读海洋等生态系统奥秘,记录前沿研究与自然保护实践,提供学术服务平台,助力中国科研人员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从神秘的深海生物到脆弱的珊瑚礁系统,从极地生态到可持续渔业和陆地生态系统,从环境法前沿到塑料污染谈判、以及即将生效的BBNJ……我们致力于呈现大自然的壮丽与危机,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公众参与与科学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