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与朋友们在一起聚会闲谈。
我们年纪相仿,30岁上下,都已经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发出了感慨:凭着现在手头的这点工资,房贷、车贷、孩子的费用,根本就负担不过来,至于医疗、养老、旅游这些事对这个年纪的我们来说,更是一种类似于“诗与远方”的存在。所以要谋划点事情来改变现在的局面。
其中,有人计划着合伙开个餐馆,因为“民以食为天”,是人怎么样都要吃饭的,看某某某开了个餐馆,现在生意好到爆!
有人计划着开个托管所,因为现在二胎开放,很多人生了孩子没时间和精力去带,一定有市场!看某某几年前办托管所,现在都买了几套房了!
还有人因为手头资金有限,说开个米粉店,薄利多销,每天卖出200碗米粉,一碗5元,一天可以收1000元,一个月三万,去掉成本,怎么算也能赚个一两万,比上班强!楼下某某夫妻店,米粉味道不错,他们也赚了不少!
... ...
朋友们一个个绘声绘色的描述着自己的计划,憧憬着自己的未来,相互之间给予认同和鼓励。但他们的共同点是——对于计划要做的事情,没有任何的资源和经验。
我因为不忍给这一个个梦想与希望的光环浇上一盆凉水而落得个“不会聊天儿”的恶名,笑而不语。
其实,稍微用逻辑细推一下,都可以得出结论——促使他们创业的因果关系并不成立,甚至,那根本都不能称之为“创业”。“某人做某事,成功了,赚钱了,所以,我也来做一样的事,只要努力、坚持就一定也可以成功,可以赚钱。”
现在,我们身边的很多人都掉入了这种陷阱。听说做某个行当很赚钱,所以都豪情万丈地干了一碗奋斗的鸡汤,然后奋不顾身的也跳了下去。但事实是,一旦很多人都说干一件事很赚钱的时候,这件事往往可就不那么好干了。
十几年前,王宝强成功了。他凭借电影《天下无贼》一炮而红,给全国几十万职业群演打了一剂强心针!“只要坚持,只要继续努力,总有一天,奇迹是会出现的,现在还没成功,只是因为努力的还不够啊!你看人家王宝强... ...”
这个励志的人物和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在这十几年里,让一大批原本要放弃职业群演这条路的人决定继续咬牙坚持下去,也让更多怀揣梦想的人走上了“X漂”之路。但结果我们都看得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并没有真正的出现第二个王宝强。那些坚持的人们,90%以上都还租着简陋的房屋,过着极其拮据的生活,有的年过四十还单身一人,常把“梦想”挂在嘴边,相信着很可怕的四个字——“总有一天”。
对, 这四个字对很多人来说,非常可怕。也许他们本来可以回到老家做一点小生意,可以学点能吃饭的技术当个工人,甚至其中的一部分可能还会碰到另外的机会而改变命运成为其他领域的佼佼者。但,执念让他们永不回头,相信坚持,相信梦想,相信所谓的鸡汤和正能量。
我想,“过犹不及”正是对目前泛滥的正能量和鸡汤的最好评价!如今,无论是政界、商界、体育界还是娱乐界全部充斥着满满的所谓“正能量”。
“你幸福吗?”——“我很幸福!”
“创业型公司!不拼尽最后一口气,你就愧对了你的人生!阿里巴巴、华为这样的公司,员工哪里有什么休息!?”
“只要有梦想,不要放弃!你就是下一个刘翔!”
“草根歌手只要继续坚持,总有一天你会成功的!”
当然,话说回来,从宏观的角度去弘扬正能量是可以给社会带来更大的竞争、更多的机会从而在整体上提升效率,推动发展的。对各个领域金字塔顶层的人来说,一定也是利大于弊。但回到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来讲,你有没有仔细思考过自己的天赋与资源是否与现在正在坚持的事情匹配呢?如果没有,那就是典型的“盲目”,说得更直接一点——瞎。
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什么?
大量的人群在这个时代过得并不幸福。
创业型公司能撑过三年的比例极少极少。
部分奥运奖牌获得者退役后过着极其普通甚至艰难的生活。
绝大多数的草根歌手和群演仍然住在地下室里想着下一顿饭从哪里来。
“所谓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这句话相信没有人不知道,这是伟大科学家爱迪生的名人名言。它经常被挂在各个中小学的教室里用来鼓励学生们努力读书。当然,出于教育的目的,这本无可厚非。但这却是一个典型的“断章取义”的案例。这句话的句号位置并不是在那里,它的后半句是:“但往往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
我们再回到王宝强,他在出演《天下无贼》之前的经历是什么?
8岁开始就成为了少林寺的俗家弟子,有着扎实的武功底子。16岁的时候就凭借电影《盲井》获得金马奖最佳新人奖和其他一系列国际奖项。他真的是大多数人以为的“如果没拍《天下无贼》就会在某个小饭馆洗盘子的乡镇青年”吗?显然不是!但媒体出于各种目的,必须要创造一个正能量的典型。于是,神一般的王宝强出现在了世人的面前。
同样是创业,别人成功了,一定是有他的原因,你是否都100%了解清楚了?
比如,别人几年前进入的市场和现在的市场是否还有可比性?
别人创业时手上都有哪些资源和经历,这些你是否具备?
别人在创业的过程中付出了多少代价,这些代价你是否付得起?
... ...
总而言之,别人做某件事的成功其实与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所以,你又何必为了一个“精神偶像”而赌上自己的一切呢?
小马过河的故事想必大家也都听过,我一直觉得这个故事有哪里怪怪的。它的中心思想就是“你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呢?”
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的主角换一下,不是那匹小马,而是那只小松鼠,故事本身带给我们的思考就会完全相反。
一只小松鼠想要过河,但它看着湍急的水流不敢迈步。
这时,路过了一只老黄牛。
小松鼠问老黄牛:“黄牛伯伯,这河里的水深不深啊?”
黄牛答曰:“一点也不深,水才到膝盖呢!”
于是,小松鼠相信,黄牛能过河,水才到膝盖,所以我也一定能过河!
于是它迈开了步子走向河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这个故事显然不再是儿童读物,简直变成了一个黑色幽默。
现在的80后,大多数都处于极度焦虑和茫然的状态中。大时代的洪流我们无法阻挡,但很多事情我们可以自己做选择,前提是选择的时候需要思考,缜密的思考。如果要用不断的尝试才能获得经验,这样的试错成本我们付不起。
面对未来,我们做出所有重要的决定和判断之前,首先必须要认清自己:你到底是黄牛,还是松鼠。
此文与大家共勉!
(PS:对鸡汤粉们致歉:就事论事,无意冒犯,如有逆耳,还请海涵。)
我没有什么头衔,只是一个爱写字的80后~如得到您错爱关注,荣幸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