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之
许嵩的专辑《不如吃茶去》,其中一首《等到烟火清凉》,整首歌只有一句歌曲,一段旋律。一共重复了九遍。
歌词是: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有很多人吐槽这是“神曲”,不知所云,故弄玄虚。
不过个人有个人观点。我就表达一下自己的听后感。
这首歌,首先让我想到的是古装电影、电视剧里,每到深夜,荒街小镇上踽踽独行的更夫,一边敲着清脆的竹梆,一边报着更时,反复念叨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网上有人这样解读:“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不多不少重复九遍,意在暗喻人生有九戒,分别是躁、卑、傲、妒、愁、慎、悲、疑、怒。
这个解释尽管有些牵强,但多少也有些合理。
还有一种解读,则更贴切生活化,意指妻子告诫外出的丈夫“路别的野花你不要采”,天干物燥,指的是独行的男人,小心火烛,指的是预防魅惑的女人。
且不论这些,先说回到更夫。
看过古装电影、电视剧的人一般都知道,往往出现深夜更夫打更的场景,都是事故发生的前奏。
夜深人静,更夫的打更显得尤为清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警醒后,一派祥和古镇要么有刺客翻墙越户,要么有男盗女娼分赃密谋,更有暗室中刀光剑影,短兵相接。
是为案发序幕。
再回到这首《等到烟火清凉》。歌曲一开始,是一长段的配乐渲染,调子不急不缓,不悲不喜,点缀着夜枭轻啼,钟磬余音,透着一股幽寂荒凉。
通过一分多钟的节奏铺垫,慢慢引出一段绵长凄然的二胡弦音,布下了一个夜色迷蒙,气氛清冷的情境。
仿佛让人置身古时暗夜古镇,走到了门户禁闭的小巷里,忽而听到一处老宅传来一个孑孓老者的沧桑二胡,顿时夜色也显得萧疏起来。
从第一句“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开唱起,配乐中开始夹杂着淡淡的更夫敲竹梆的“咚、咚、咚……”声,若有若无,却是点睛之笔。
然后,这一句歌词,一段旋律,通过高低音调的微妙承接转换,一直重复了九遍,镶嵌着空锐的箫声、奇崛的长啸,最后以外加半句的“小心火烛”收尾。
初听不知许嵩意欲何为,多听几遍,这些旋律就越听越像是佛家的梵唱。
配乐中若有若无的敲更声,又隐约像是敲木鱼的声音,配上这飘忽而清淡的唱腔,歌曲的内容宛若在讲一个和尚于深夜盘坐与寥寥庙宇,独自瞑目念经。
显然,这首歌的内容刻意留下了极大的留白,像是给听众打了一个不可说的机锋,意蕴点到为止,形同谜题。而谜底,就是歌名。
常理说,一首歌词要看歌名,再看歌词。但是这首歌却反过来,是要先看歌词,再看歌名,甚至听完之后,才能理解歌名的意思。
歌名“等到烟火清凉”看起来和一句话的歌词毫不搭调,却是许嵩留给听众揣测创作本意唯一的线索。
“烟火”象征繁华、绚烂,等到烟火清凉,意指要平心静气,等到繁华褪去,审视世间欲望。
这个逆向的伏笔,应该是整首歌的最初切入口。天干物燥,暗喻当今时代的人们漠然、浮躁,人情味寡淡。小心火烛,暗指社会欲望横行,应小心深陷其中。
整首歌隐约荣绕着一种渺渺的回音,意图引导着人有置身一个空荡幽深的环境之中的错觉,涤荡内心烦扰。
九遍类似于“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梵唱,初听感觉枯燥、沉闷,细听又觉一种超达洗练的哲学思想弥漫开来,愈来愈浓,却状若虚无,暗合佛学渡人的点而不说,引而不领,万事无通透,得失在我心。
绕回更夫。这首歌中,许嵩的依依吟唱就像是古代更夫在半夜敲更,对人们施加警醒。
歌曲的构架奇特,体现了在艺术表达上剑走偏锋的诡谲特质,其精密的配乐和禅宗色彩处理,表明也并非一味故弄玄虚。
我相信,花这么多心思的处理,许嵩不可能毫无追求。
相比“神曲论”,我更愿意相信,这是以佛家思想浸润作品当中,挑战现代人发达的表象思维。
他这首歌更像是和少数人玩的一个心灵游戏,其存在的无限解构空间,是他留给少部分人分享的写意化心声。
从整张专辑《不如吃茶去》看来,许嵩表达着一种寄情山水,返璞归真的出世情怀。
他引用的著名《咏茶诗》中“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已经给他整个专辑做了感情上的定位,如他所言:大千世界,多得是想不通的事,多得是猜不透的心,多得是看不透的人。不如不想,不如不猜,不如不看。
尽是佛学中规避红尘的精神取向。
在这样的时代,《等到烟火清凉》这样禅意色彩的作品并不一定被理解,更不容易被大众接受。但是许嵩去写,去唱,用一种近乎封闭的内敛情绪去表达思想审判和个人价值取向,这是我喜欢他的地方。
他经过网络平台的大红大紫之后,没有轻浮与广场神曲,还在保持创作。我觉得难能可贵。
好的画作,并不一定最唯美。好的诗句,并不一定最通俗。同样,好的歌曲,并不一定最好听。
甚至,他们很大程度上不被接受。
但我相信,艺术这东西,就像韩寒的电影台词所说,“有时候,你想证明给一万个人看,到后来你发现只得到了一个明白的人,那就够了。”
那么,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2014-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