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资讯:
5月18日,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17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及2017财年全年业绩。财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集团收入同比增长60%,达到385.79亿元人民币;全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为1582.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中国零售平台年度活跃买家增至4.54亿,移动端月度活跃用户高达5.07亿。在巨大的规模体量下,阿里延续高速增长,并创下自IPO以来最高季度收入增幅。
2017财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集团经调整的EBITDA为165.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盈利为10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2017财年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盈利为578.71亿元人民币。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季度自由现金流为79.80亿元人民币,2017整个财年自由现金流达到687.90亿元人民币;移动电商平台贡献了中国零售平台季度收入的85%,移动端变现率超过PC端;阿里云连续第8个季度同比增长超过100%。
阿里巴巴作为全球最大移动经济实体的增长势头持续强劲:中国零售平台全年商品交易额(GMV)达3.767万亿元人民币,较2016财年破三万亿里程碑继续大增22%。
2017财年第四季度,阿里云收入为21.6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自2016财年第一季度以来创下三位数增速“八连冠”记录。整个财年收入规模达66.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年增长121%,连续两年实现三位数增长。截止2017年3月底,阿里云云计算付费用户数量达到87.4万,较上一季度增加10.9万。阿里财报显示,作为阿里巴巴经济体的重要板块,菜鸟正在加速用数据平台和技术赋能中国物流业,持续推动行业向智慧转型。以电子面单为例,中国零售平台上81%的商家在使用菜鸟标准化的电子面单,这一比例比上一年的60%有了大幅提升。
值得留意的是,2017财年第四季度阿里旗下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的业绩远超市场预期。这一季度,口碑平台上通过支付宝结算的支付额达750亿元人民币(110亿美元),同比猛增257%。和淘宝一样,口碑的商家入驻、运营、系统能力的开发,均采用平台化的思路,发展速度远超市场预期。第三方服务商帮助商家入驻口碑并且帮其运营口碑店铺,第三方软件开发商则利用口碑平台的接口,为餐饮、美容美发、休闲娱乐各行业的商家开发定制的专业功能。这种生态协作的发展方式,让口碑以轻巧的模式快速发展,并且渐渐培养出了口碑的线下生态圈。
南派观点:
阿里巴巴作为中国互联网的一面旗帜,赚不赚钱和赚多少钱通常都会被各种的解读和放大,所以阿里巴巴交出一份令大家满意的成绩单,很重要!
但是南派认为,如今的阿里巴巴早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单纯卖货的平台了,今天的阿里巴巴除了仍然依仗和大家天天见面的天猫淘宝外,更加重要的是拥有了阿里云、口碑、菜鸟网络、还有优酷土豆和海外电商业务,同时还布局了众多的线下商业合作伙伴,而这些战略和布局的发展,南派相信是比财报里面赚多点赚少点更为重要的事情,从某种角度来说,如何让阿里巴巴除了零售平台以外的业务能够在阿里巴巴营收里面的占比进一步加大,应该是比让整体财报能否符合华尔街分析师预期更加重要的事情。
南派认为,在解读阿里巴巴的财报时,不妨更多的关注阿里巴巴除了天猫淘宝以外的业务的对阿里巴巴的贡献,可以看到,在最新的财报当中显示,阿里云的收入、口碑的支付额等等,都是呈现100%以上的增长,虽说由于原本这些业务的基数还比较小,可能获得高速增长不难,但是大家只要从身边体验一下就可以感受到,出门消费是不是更多的是通过口碑用支付宝买单?网上购物是不是更多的直接线上通过菜鸟网络下的快递电子面单?如果大家都感觉到的话,马云应该就可以安心继续练太极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一切有关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准确信息,请以交易所公告为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