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通用技术要求
遵循标准:电位传送器应遵循相关国家标准,如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423.1 电子工业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A:低温试验、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等。
安装形式及机壳:可安装于室内墙上或置于机柜内。机壳一般为钢质壳体,壳体厚度不宜小于 1.5mm,表面采用静电喷涂环氧粉末涂层,防护等级 IP31 及以上。
技术要求
电源:交流供电电源通常为单相 AC 220V±10%,频率 50Hz±5%。
安全要求:
绝缘电阻:电源输入端对机壳应≥10MΩ。
抗电强度:管地电位输入端承受 15kV 瞬时(20μs)直流高压后,能正常工作。
隔离耐压:电位输入端、电流输出端、供电电源三者相互隔离,隔离耐压为 15kV(脉冲电压)。
主要技术性能:
输入管地电位范围:通常为 0~-3.0V。
输入阻抗:直流阻抗≥1MΩ。
输出电流:4~20mA 标准工业信号。
输出负载电阻:0~600Ω。
电位 - 电流变换精度:≤1% 。
抗工频干扰特性:在电位传送器的输入端施加有效值为 30V 的工频干扰信号,传送器应能正常工作,且输出直流电位信号的偏移应小于 5mV。
设备功率:≤10W。
适用温度:-25℃~50℃。
防雷保护:参比与管地电位输入端之间、管地电位输入端与机壳接地之间应设置浪涌保护器,管地电位输入端感应雷的电压不大于 15kV 时,电位传送器不至于损坏。
面板要求:应具备工作电源输入、管地电位输入、管地电位信号输出、机壳接地、电源指示灯、电源开关等。
“三防” 要求:电位传送器线路板、导线焊接点应进行防霉、防潮、防尘处理。
检验和测试
供货商应按技术规格书要求和相关标准对电位传送器进行环境试验和性能试验。电位传送器现场正常安装后,检测仪器输入端电压,其结果应与供货商提交的变换曲线对应值相一致。
铭牌
应在设备适当部位安装永久性铭牌,内容包括产品规格型号及名称、功率、重量、制造厂名称、编号、出厂日期等。
包装和运输
产品包装应防尘、防潮、防振动,符合电子仪器长途运输要求。外包装箱上应写明厂名及地址、产品型号及名称等信息,包装箱表面的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 GB191 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