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富兰克林自传》,毫不犹豫的给外甥推荐了,自己也后悔晚读了这本书,不过还不算晚。
《自传》无疑是富兰克林这位代表人物的代表作了,他的经历肯定比这本薄薄的书丰富多了,但在材料的取舍上,紧紧的把我这一条主线,那就是按时代的要求完善自我,造福社会,一切从教育后人着眼。
阅读经典
富兰克林阅读了很多书籍,很多普世的世界观都是从书中学来的。如:
普鲁塔克《名人传》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班扬《天路历程》
笛福《论计划》
科顿.马瑟《论行善》
洛克《人类理解论》
罗亚尔港先生们《思维的艺术》
特莱恩《健康长寿和幸福之道,或说话节制》
等等。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读书,后期还成立了公益图书馆。这项伟大的事业改进了美洲人的总体交谈,是普通商人和农名变得像从别的国家来的绅士一样聪明睿智。
这可能就是阅读和教育的普世意义吧。
创建或者找到自己的“共图社”
富兰克林把大多数聪明能干的相识组织成了一个俱乐部,以便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叫“共图社”。每周五晚上聚会,每个社员轮流提出一个或多个关于道德,政治和自然科学的问题,供同人讨论,每三个月提交一篇自己写的论文当众宣读,题目自便。每次辩论由社长主持,以诚恳追求真理的精神进行,切忌争强好胜的现象发生。
现在工作生活中,很多分享交流都有点“共图社”的意思。互联网公司会组织技术分享会,提倡全民读书的“樊登读书会”。我们自己也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人生体验,共同成长。
享受努力的过程,成功自然发生
人的很多习惯其实就可以通过可以练习变得更好的。
就像有些人临摹字帖,一心想要练就一笔好字,尽管他们永远达不到他们希望的字帖那种优秀标准,但通过努力书法大有长进,字写得漂亮清晰,也算说的过去了。
虽然富兰克林从没达到他曾经雄心勃勃要达到的完美境界,而且还相去甚远,但通过努力成为一个比较优秀,比较快乐的人,若不努力是做不到这一步的。
希望我们都能通过自我完善,成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