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关键对话》

        这两本书都是讲沟通,如何倾听和解决问题。《非暴力沟通》是《关键对话》的升级版,是对关键对话的谈话内容进行更细化的解读。

        《关键对话》更像是一场心理咨询过程(认知行为疗法ABC理论),要求对对方保持100%的尊重与坦诚;从心开始,着重解决问题。谈话前先问自己四个问题:

        1.我希望为自己实现什么目标

        2.我希望为对方实现什么目标

        3.我希望为我们之间的关系要达成什么目标

        4.要实现这些目标该怎么做

跟心理咨询的整个过程类似,好玩吧。重点强调对话的意义,任何一个对话无论分散到什么程度,通过强调对话目的都能拉回来。

        提出了对话过程中大脑的“双核”思想,一个核负责谈话内容,一个核负责营造谈话氛围。当发现对方情绪不对或氛围不利于谈话的变化时,要停止内容方面的沟通转而修复谈话氛围。比如道歉、对比说明(我想说的是……我并不希望……)、创造共同目标、时刻保持尊重。

        关键对话的步骤:  1.分享事实经过。 2.说出你的想法。  3.征询对方观点。4.做出试探表述。5.鼓励做出尝试。当对方出现沉默或暴力状态时,尤其是观点不一致时,以下这些方法尤为重要。

        1.找出共同点表示赞同。

        2.找到对方的盲点进行补充。

      3.不同意的部分,用比较。

关键对话强调的是对话的目的,氛围比内容更重要,并提出应对不同观点的方法,创造出双赢的局面。


        西方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无论做什么研究,总会有123的非常标准化的程序来解决。《非暴力沟通》也是如此。公式如下: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跟关键对话的步骤很像吧,本书重点更强调找到需求的根本,全身心地倾听,然后去探讨具体的解决方法。

      说事实,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是最基本的前提。尤其是在说事实这一步中,很多人就已经将整个氛围置身于“暴力”之中。比如指责、嘲讽、否定、说教、随意评价等。

        我观察——说事实。比如我发现你这周有五天晚上超过十点回家了。反例:你经常晚上晚回家。每个人对经常这个概念定义不同。

        我感觉——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我很生气,我很愤怒。反例:我心情很不好。生气?伤心?

        是因为——我的需求没得到满足。比如晚上没人陪我一起做家务,照顾小孩。反例:你有没想过我多辛苦。因为他不觉得你辛苦。

        我请求——具体的解决方法。比如每周三天晚上七点到家。反例:你不要加班太多,然后他准时下班去打羽毛球了。

      超级实用且高效。文中举了好多非暴力沟通的例子,当你真正利用起来时候还是有难度的。因为我们会被情绪所控制。当你被情绪所控制时,是没有沟通可言的。


        当你有情绪时,两本书都给了你方法。中断谈话,停下来,深呼吸,体会自己的需求,并说出自己的需求。

        无论哪本书,包括《第3选择》都需要你是你自己的主人,而不是情感的奴隶,才能有效地对他人进行二次情感反馈,才有可能做出具有创造性的方案,达到双赢的结果。

        昨晚我尝试了一下,真的挺有效果的,墨墨这个小朋友事后跟我说,妈妈,我爱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