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大学时,我便读过作家张晓风的散文,觉得读她的文章会让我浮躁的内心安静下来。对于张晓风的文章,我找不到一个更好的词语来形容,也许用书名《孤意与深情》;来描述更为贴切、恰当。对于张晓风的评价可能会有两种极端,喜欢的推崇备至,不喜欢的觉得她堆砌辞藻。于我而言,读她的文章,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会觉得自己读书甚少,又会觉得她读过的书太多太多,深受国学的熏陶。
也许在世间懂她的知己太少太少,所以我们会有一种错觉,觉得她孤傲。从《孤意与深情——张晓风散文精选》这本书中,我们就能够看出张晓风强大的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她说“所谓伟人,其实只是在游戏场中忽有所悟的那个孩子。所谓玉,只是在时间的广场上因自在玩耍竟而得道的石头”;她说“生活就是一些稚拙的美,一些惊人的丑,以一种牢不可分的天长地久的姿态栖居在某个深深的巷底”;她写恩师“是一个有其孤意有其深情的人,执着于一个绵邈温馨的中国,他的孤意是一个中国读书人对传统的悲痛的拥姿,他的深情使他容纳接受每一股昂扬冲激的生命”。我想,这也是作家张晓风的孤意与深情吧。
作家张晓风的深情在于她关心每一个生命,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类自身。她的文章总是从小处着手,由一片叶子、一颗种子,就能联想到一片土地,一个峡谷,学会敬畏生命。她所写的事物与我们生活中所接触的事物没有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是,她看到了生活中的这些美,而我们却忽略了。在她的文章中有对自然的热爱,有对故友的怀念,有对生命的敬畏,有对哲学的思考。
作家张晓风在《孤意与深情》这本中写道:“少年在呻吟时未必无病,只因生命资历浅,不知如何把话删削到只剩下‘深刻’”。但是,我想,就算少年的资历渐长,变成中年、老年,也未必能写出一手充满美感的文章吧,能写出这样文章的少年也只是万分之一,亿分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