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杀之

读木心文集,看到一则录于《唐国史补》的笔记。

“……李公勉为开封尉,鞫狱,狱有意气者,感勉求生,勉纵而逸之。后数岁,勉罢秩,客游河北,偶见故囚,故囚喜,迎归厚待之,告其妻曰:‘此活我者,何以报德?’妻日:‘偿缣千匹可乎?’曰:‘未也。’妻曰:‘二千匹可乎?’亦曰:‘未也。’妻曰:‘若此,不如杀之。’……”

此段对话过于精彩,重复之:

“此活我者,何以报德?”

“偿缣千匹可乎?”

“未也。”

“二千匹可乎?”

“未也。”

“若此,不如杀之。”

在一段颇为闲暇的时候,偶然读到,即时心惊,猝不及防。

寥寥数语,文字效果堪称四两拨千斤,毕其功于一役。虽是波澜不惊风平浪静,却非空穴来音,而是步步为营,层层递进。骤然间出绝响,悍然之力,截断众流,杀机顿现,无遮无掩。旋即复归宁静,心理的阴影已挥之不去,可怖可畏。

夫人精熟世情,直抵人心,缜密冷静,深不可测,洞察力和决断力比其策略更强百倍,钦佩无已。

受人之恩,宜量化而报;施之,则当不求回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