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我们都不擅长告别。”这是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中的一句话,如今,这位老人也与世界告别了。
米兰·昆德拉既是作家,也是哲学家,他的作品仿佛就是一个庞杂的哲学体系在文学维度的投影。
我对米兰·昆德拉知之甚少,目前只看看过他的两本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一本具有深刻哲理的小说,它讨论或寻找的是世界当中存在的一种可能性,是对人的命运的一种思考。《不朽》音乐式小说艺术的典范之作,作家是利用小说的方式来探讨“不朽”的历史与可能。
在《不能承受生命之轻》这部小说中,米兰·昆德拉围绕着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通过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作者对人生的命运与价值的关注是该书的主题。这部小说也被改编成电影《布拉格之恋》。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一直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