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城里还是城外?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钱钟书先生人生大智慧都藏在了这一句话里。

年少不知愁滋味。初读《围城》,恰是高考过后,跑到舅舅家里玩,表妹书架上有本《围城》,是她们的暑期推荐书目。她还未看过,我便抢先尝了鲜。

《围城》的大名听过,但是第一次真正看的时候却有些失望。一是觉得里面掺杂着半文半白,不时还冒出洋文了,这让见识少的我觉得这书不伦不类,像是一锅大杂烩。其次是里面的这些个幽默我一个也没能感受得到,我想我那时大概是一个严肃的人吧,觉得这书称为“智慧之书”简直浪得虚名。

那时候不喜文字的我当然是草草翻阅了一遍,如蜻蜓点水般地掠过,除了对故事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也没了其他的想法。

书中觅得大智慧。大二开始每次寒暑假回家,照例都会带几本书回去看。学校老区的图书馆年久失修,里面的书也都算是有年代有故事的了。瞥见《围城》,它静静地夹在众多书目之间,我抽出来。书的封面已经快掉下来了,纸页也已泛黄,纸角开始发卷,总觉得像是觅得了宝书,一时喜悦,收入囊中。

那时候的我成了一种百无聊赖的状态。想追一个女孩,写了情书表达情意,结果那女孩有男友,于是失恋了第一次。过了一段时间,那女孩分手了,我以为机会来了,结果两天以后,她告诉我她恋爱了,于是失恋了第二次。那时候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都觉得有些可笑。

在一股脑的窘境里,我第二次读了《围城》。豁然开朗,原来人生就是一部戏剧啊,里面有喜的成分,也有悲的味道。谁都成了方鸿渐,慢慢理解了他的所想所做。谁也无法永远高于社会,高于世俗,到头来免不了落入人情世故里,脱去稚气,成了一个成年人。开始用成年人的角度看问题,用成年人的方法处理问题,无论方式对还是不对,都是成年人说了算。那时候觉得那样的成年人离自己应该还很远。

蓦然回首,我真的进了围城。毕业后两年多,我失去了活力,失去了冲劲,完完全全地被生活打败了,想要站起来,却发现自己掉在了无底洞里,怎么也找不到出口。现实真的很残酷,当你还没完全准备好的时候,各方面的压力接踵而来。是这样的压力在逼迫着自己成为成年人,仿佛一夜之间经历了成长的过程。方鸿渐后来的人生无疑是平淡而又不幸的,但这人世中幸运的能有几个。我也活到了他这个年纪,突然发现,自己和他还真的有些相似之处,或许还比他更加悲惨些。

到现在,我渐渐有些想明白了。围城,根本没有城内城外之分,有的只是出了这座城而又进了另一座城。你以为你逃出来了,其实不过是逃到了另一座城里。像是一个无尽黑洞,无论怎样挣扎,无论怎样用力,点点星辰永远闪耀在你头顶,依然逃不出被困住的命运。只不过每个人最后终老的城不一样,有的城大,看不到边际,里面的人觉得逃脱了;有的城小,一眼就看到了围墙。

钱锺书的《围城》包含了太多的人生智慧,像是揭示了人生的更迭规律。我等只管中窥豹,拾取些生活经验罢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二章 据说“女朋友”就是“情人”的学名,说起来庄严些,正像玫瑰在生物学上 叫“蔷薇科木本复叶植物”,或者休妻的法...
    小团阅读 5,454评论 0 2
  • 家里曾经养过两只狗。 第一只狗没名字,就叫狗。记忆里关于它的东西已经不多了,毕竟是我五岁前的事情。 记得最清楚的就...
    飞花灬无尘阅读 246评论 0 0
  • 下面的写法定义了一个引用,并将其初始化为引用某个变量。类型名 & 引用名 = 某变量名; 某个变量的应用,等价于这...
    Mitchell阅读 337评论 0 1
  • 往回首 难相忘 泪两行…… 对一个人的执念 原来也可以这么深 多想对他的记忆就随那日窗边的风吹走 下了决心的忘记却...
    橙十四阅读 241评论 0 0
  • 忆来唯把旧书看,君且待我入长安。 作为一个喜欢历史的人,我太喜欢这座城市了。这里有太多太多的故事,金戈铁马,风花雪...
    一叶书世界阅读 351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