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普遍

何故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

大学之称谓始于英德等西方国家,是一个高等教育机构。

大师是否需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呢!

如今常言一结论道:当今之知识分子大多者有文凭而没有文化,尽学于西而失中骨,仅修身便歪七扭八。

什么是文化?我不敢乱言,但我明白自然科技不净是文化,五千年的积淀自然不会如二百年的激荡般功利。

前天偶然刷到一个视频,博主正在探讨说70,80那一批如果回到大学生如果回到家乡,遇到哪家有困难,那大多会很热情的帮助,他们的眼睛里是有着坚定的清澈的光的。而如今的大学生却大多成为了他们自己互相调侃的话语,眼睛也昏暗无神。当然在电视中我们也能够看到许许多多的优秀的杰出青年才俊,让我们会很觉得骄傲,这个时代果然还是应该属于青年。只是我们当年努力不够,导致自己身边不大容易发现他们。

当然如今的风也没那个令人凉爽,附近也有两所大学,但是学校外围有着铁栅栏隔着,校区为了安静,也没在市区中心,搬到了郊外,周围只有几个村庄,虽然村里也有些人在学校从事服务工作,但是两者总觉有些格格不入,没有交流。似乎各自安好便是晴天。(传言最初校外也有小吃街也很热闹,只是后来都搬走了如今只留下了一地荒草)

学校每天专注学术与教学,村里也每天过着自己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因为大学的存在发生过多的改变,倒是一些开旅馆的在周末能生意不错。

唯愿大学之普遍不是人之普通,社会之进步不是个人之功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