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核桃香,石油人助农忙——中国石油新疆油田驻村帮扶见闻

金秋九月,白露时节,新疆泽普县的核桃林里一片忙碌景象。9月7日,当地标志性林果作物——核桃迎来采收关键期,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驻泽普县喀拉巴格村工作队队员们走进田间地头,帮助缺少劳动力的农户抢收核桃。

这已经是新疆油田公司连续第十年选派优秀干部驻村帮扶。自2014年以来,他们累计派出383名干部扎根喀什地区泽普县和叶城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承诺。


01 田间地头的"石油红"

走进喀拉巴格村,随处可见戴着红色工帽的石油人。他们与当地村民一起穿梭在核桃林间,熟练地采摘、搬运、分拣。对于缺少劳动力的农户来说,这些"石油红"就是最及时的帮手。

"每年这个时候,石油工作队都会来帮忙,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一位村民感慨道。在核桃采收的关键期,这样的帮扶显得尤为珍贵。

 

02 十年坚守,初心不改

中国石油集团在新疆的乡村振兴行动已深耕多年。2023年,中国石油在新疆累计投入乡村振兴和社会公益资金2.27亿元,覆盖37个县222个村,派出挂职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244人。

2014年至今,新疆油田公司先后选派383名优秀干部到泽普县和叶城县开展驻村工作。这些驻村干部不仅带来了帮扶资金,更带来了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

他们学用"千万工程"经验,从建强基层党组织入手,逐步拓展到培育特色产业、优化乡村治理等方方面面。这种全方位的帮扶模式,让当地村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03 乡村振兴的"石油方案"

石油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不仅限于田间地头的农活,更注重培育特色产业,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在泽普县,新疆油田公司的帮扶工作早已超越了简单的物资援助。他们通过深入调研,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从帮助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到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从改善基础设施,到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石油驻村工作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着"石油方案"。

 

白露时节的核桃林里,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的到来。在这份丰收喜悦的背后,是石油人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付出。

从田间地头的帮扶,到产业发展的谋划,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的驻村工作队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央企的责任担当。他们的故事,正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路上最温暖的注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