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隐尘非
1、
今天看到对雾满拦江的一段评价:
“雾的文章,所有道理辛辣,但是并不刻薄。
快意恩仇的同时也不裹挟他人。遵循社会规则,但并不占据道德制高点过分品评他人。
你可以喝酒时看,可以睡觉前看,也可以焚香沐浴正襟危坐地深度诵读。
他当得起:立足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眼界,描绘诗和远方的同时,并不假装忽视眼前的苟且,重要的是,给苟且一点指引,通向何方,全看你自己的选择。”
经过这十二天的通读,感觉评价的很到位,也很中肯。他的文应亦如他的人,他的人亦如他的文。只有读懂他的文,才能成长成他那样的人——通透。
2、
他的文章属于认知思维范畴, 都很理性的告诉你一些深刻的道理,但今天读到的这篇《怎样读书,才会通透》感觉文字很暖心,让我愿意放在案头,不停的翻阅。
本文主要给大家读书应用的系统办法,其实也是读书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古为今用。作者将古为今用分了四步走。
第一步,买古先哲经典,如《孔子》,《老子》。
第二步,背下来。因为知识,存储在你脑子里的,才叫你的。
第三步,买本现代人对先哲经典的解释。如南怀瑾先生的《老子他说》因为这一步是加深,强化理解。
第四步,找自己一直想读的,现当代名人传记去读,但要国外的。主要看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能否也适用于现代的国外人。
第二阶段:洋为中用。读古希腊典籍,记下书中思想大纲,应用于现实。
第三阶段:理为文用。把数理知识,用于人生道路。
第四阶段:文为理用。洞穿文理。
作者最后说道,对我们人生来说,只要能完成第一阶段,我们的人生境遇,就完全不同了。
老雾在这篇文章中,只给我们讲了知识运用的用法。他的逻辑是:学历史文献,学西方知识,东西方结合,文理杂糅。这是什么?其实是知识框架在输出中的应用。
他提出:历史关照现实,通晓古今;东西合璧,贯通中西;文理相长,互为表里。
但并没讲到:知识框架,理论体系,思维模型如何建构,零碎知识点的拼凑并不能通晓古今,贯通中西。
如何从古书借鉴智慧?
如何用当下科技和事例解读古书?
各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如何?
其内在指向是用框架组合知识,用思维统筹逻辑,用理论分析现实。
而我们要把学到的孤立的知识,变成知识系统,把各种知识串起来,并能够灵活运用,达到贯通中西,通古博今。
那就要读书。
3、
关于读书,这让我还想到了,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把读书分成了三个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这段话,我虽然很早就知道了,但在读完老雾的这篇文章后,才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简言之:
第一境界,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
第二境界,进能变通运用,巧舌如簧,有一得。
第三境界,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更明了的解释:
第一是,背。
第二是,用。
第三是,悟。顿悟,深入浅出,知行合一。
老雾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相通之处都是讲:先把读到的书背下来,然后才是灵活运用,知行合一。
这些都是方法论,他们告诉大家书该如何去用,才能灵活。
但是,方法论是指向实践的,我们只用把我们学习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去,用古代的思想去观察西方的人,把理科知识用到人生道理中,这才是知行合一,才是读书的高深之处。
那么,读书达到博古通今,学贯中西,除了努力读书本知识就够了吗?
肯定不是。
(1)除了读本学科知识,还需要博览群书,只有足够宽阔的知识储备,才能学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用多种理论,多种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框架,一旦形成框架,读书扎实了,应用灵活了,古今通晓了,东西贯通了,各种理论知识融汇贯通了,在应用时就会游刃有余。
(3)读书不能仅限于读书,还要读人,多方位学习。道听途说也是学习,同辈群体交流也是学习,师长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学习。
我想王国维先生的读书之第三境界,悟——顿悟:应是博览群书后,终明白:读圣贤书,读现实人,经历百态,人才能获得知识。
所以,读书,不仅要读书本知识。
读书亦是读人,行万里路也是读书,实践出真知是读书,同辈群体交流,师长传道受业解惑更是读书,除了书本,还要读人,读社会,读自热,读高深处,天下皆学问,默然回首,学问就在阑珊处。
读书如此,读什么书亦如此。学习如此,写作亦如此。最后,你读过的书,看过的文,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真的会在某一天焕化成另一种沉淀,从你的言谈举止,一颦一笑,修书行文中散发出来。
正所谓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厚积薄发、功到自成。
(学习雾满拦江第十天)